首页 > 新闻视点 > 活禽禁止跨省 东莞活禽5毛甩卖

活禽禁止跨省 东莞活禽5毛甩卖

时间: 2013-05-13 14:49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圆圆

日前农业部要求对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及动物、环境样品中检测到病毒的省份,暂停“商品代”活禽跨省调运,同时,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活禽就近屠宰和冰鲜禽类产品流通上市。

摘要:

  日前农业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对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及动物、环境样品中检测到病毒的省份,暂停“商品代”活禽跨省调运,同时,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活禽就近屠宰和冰鲜禽类产品流通上市。
 

\

  据了解“商品代”活禽主要指饲养长大后用于产蛋或屠宰吃肉的活禽。

  通知要求,经H7N9禽流感实验室检测和产地检疫合格的种禽或种雏可在国内范围内调运。种禽或种雏应实行场对场销售,不得进入活禽经营市场。种禽或种雏在跨省调运前除符合《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和《跨省调运种禽产地检疫规程》要求外,还应经H7N9禽流感实验室检测合格。同时地方公安部门、交通运输部门要积极配合畜牧兽医部门开展监督执法,加大对种禽或种雏运输的检查力度。各级畜牧兽医、公安、交通运输、卫生计生、工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继续健全完善联防联控机制,做好监管衔接和配合,做到信息共享。

  相关新闻:

  日前农业部等6部委对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以及动物、环境样品中检测到病毒的省份,要求暂停商品代活禽跨省调运。事实上,疫情省份跨省调运活禽的流通风险早为人所担心,有批发档主直言,早就应该这么做了,因为在此之前,哪里发病哪里的家禽反而销售得最快。他们透露长三角发现疫情后当地活禽一直廉价流往广东。

  档主称华东鸡廉价销往广东

  昨日白云区江村三鸟批发市场一出售本地家禽的档主听到这一消息表示支持。他说,这次疫情是4月初从长江三角洲地区开始,一直到将近一个月后,才在河源销售到东莞的一批家禽中检测到病毒。但从一个月前长江三角洲疫情开始的时候珠三角生意就已受到严重影响。他们认为广东市场非常无辜。“虽然广东之前一直没事,但是我们还是很害怕,因为长三角城市家禽和人发病后,当地的货依然一直在往广东流。而且价格便宜,所以销得更快。”

  但也有不少档主表示这样一刀切的做法不公平,“一个省这么大,一个小地方发病,就禁止全省的家禽流动,很不科学。”

  为了摸清楚广东活禽批发市场外省鸡流入情况,近日南都记者在各大三鸟批发市场蹲守观察。

  南都记者在白云区江高三鸟市场看到,有个批发档口的招牌就写着“北方红白老母鸡”。当记者以顾客的身份问及老母鸡来自哪里时,对方表示本地的和北方的都有,但具体来自北方哪里,便不再回答。在另外一个招牌为“老母鸡”的档口,其产地也写着“江苏海安县”,而该县之前就曾检出了H 7N 9流感病毒。

  河源检出H7N9 存货迅速出清

  有些档主们不单抱怨疫情省份活禽廉价入粤销售,还有多名档主向南都记者透露,就在东莞市场检测出疑似H 7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阳性后,生意圈子就热闹了起来,在结果还没出来之前,一批批的河源家禽运到广州市场低价倾销,在短时间被销售一空。

  一名批发商表示,因为检测出可疑情况到确认和采取措施之间有一个时间差,商家正是利用这个时间差,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家禽清货避险。该档主说,当时除了河源的商家将家禽拉出来卖,其它地方的批发市场商家也很积极,直接开着货车到河源拿货,因为卖家完全没有议价能力。“哪里发病,哪里会最先得到消息,那里的东西就会在广州卖得最快。”这位档主表示。

  东莞活禽最低曾以每斤5毛钱甩卖

  4月27日被检测为疑似阳性到5月5日被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确认确实存在一个星期时间差。

  其实在4月27日东莞东城区三鸟批发市场检出一鸡样品疑似阳性的当天晚上,南都记者就发现这个东莞最大的活禽交易中心异常热闹。一辆辆载着鸡、鸭、鹅等活禽的大小货车,候在市场入口处,鱼贯而出。当天下午的三鸟市场里,有些品种的鸡、鸭以2、3元甚至5毛钱每斤的惊人价格批发转卖。

  从下午3 点半开始,大批农贸市场的小摊主及外地活禽交易商聚集。这只检出H 7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的样品鸡只来自河源,同批次流入东莞的家禽共2000多只。该批次鸡只部分已销售,主要销往中堂农贸市场、东城樟村市场、高埗市场、高埗建业综合市场以及厚街赤岭市场。

相关标签
活禽
禁止跨省
甩卖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新闻推荐

湖州一女子查出癌症晚期 留海洛因作
湖州一女子查出癌症晚期 留海洛因作女儿抚养费

邹某与周某在相识在舞厅,去年周某觉得身体不太舒服,去医院查出癌症晚期,...[详细]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求医网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2 Qiuyi 求医网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扫描关注 互动有奖

微信号:2575014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