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是第20个“国际残疾人日”,今年的主题是“消除障碍,为所有人创造一个包容和无障碍的社会。”记者从国内残联得知,2011年度城镇残疾人对无障碍设施的满意度为77.9%。
12月3日是第20个“国际残疾人日”,今年的主题是“消除障碍,为所有人创造一个包容和无障碍的社会。”记者从国内残联得知,2011年度城镇残疾人对无障碍设施的满意度为77.9%,无障碍设施建设不断加强。
据国内残联副主席吕世明此前介绍:“国内政府从2007年起在国内100个城市开展了无障碍城市建设,现在这些城市在道路、公共建筑、公共交通设施、居住区、信息交流方面的无障碍建设都取得了显著进展,初步形成了国内城市无障碍化的基本格局。”
报告显示,国内残疾人生存状况继续得到改善,残疾人的社会保障水平提高。城镇残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757.7元,农村为5998.2元,残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明显提高。
报告称,城镇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比例比上年度增加4.8个百分点,16岁及以上城镇残疾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率为68.5%,比上年度提高7.6个百分点,增幅明显。
国内残联发布的《2011年度国内残疾人状况及小康进程监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表明,2011年度城镇残疾人对无障碍设施的满意度为77.9%,比上年度提高8.5个百分点,反映出无障碍设施建设不断加强。
国内残联党组成员、理事相自成表示,2011年度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比例从12.8%大幅上升为53.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保率达到了97.4%,不仅覆盖面上去了,还落实了残疾人的参保补贴和相关优惠。
但报告同时也显示,国内残疾人的总体生活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残疾人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明显不足,残疾人的贫困状况亟待改善。
报告指出,虽然2011年度残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明显提高,但仅为国内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4.5%,差距明显。
据介绍,在我国8300多万残疾人中,农村有6225万人。农村残疾人的生活、医疗、康复、教育、就业等基本需求能否解决好,事关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全局及社会的公平正义。
国内残联副理事长、国内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会长程凯认为,相比于城镇残疾人工作,当前农村残疾人发展滞后问题更为突出,贫困问题更加严重,农村残疾人的发展能力和发展环境问题更应该引起关注。
据媒体报道,针对农村残疾人生活现状,国家在未来10年将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残疾人的优惠政策:一方面鼓励、扶持和帮助残疾人通过扶贫基地等载体在农村就地就近实现就业;另一方面支持经过培训的农村残疾人到城镇就业,从而带动农村仍处于贫困状态的残疾人尽早脱贫。
邹某与周某在相识在舞厅,去年周某觉得身体不太舒服,去医院查出癌症晚期,...[详细]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2 Qiuyi 求医网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