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资讯 > “心理缺氧”已渐渐成为都市人的“流行病”

“心理缺氧”已渐渐成为都市人的“流行病”

时间: 2012-10-19 13:22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很多人职场上的人都不太愿意说话,面对工作也感到说不出的倦怠,甚至不愿和同事朋友沟通,一遇到繁琐的问题便容易暴躁。

摘要: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很多人职场上的人都不太愿意说话,面对工作也感到说不出的倦怠,甚至不愿和同事朋友沟通,一遇到繁琐的问题便容易暴躁。

  这种“亚健康”的心理状态,被形象地称为“心理缺氧”。以“厌职、厌倦和心理危机”为主要症状的“患病”人群常感到身体疲劳、心理倦怠、情绪低落,认为自己一事无成,有种强烈的危机感。人力资源机构“前程无忧”在国内发起了《你的职场是否“缺氧”》大型专题调查。结果显示,高达96.82%的职场人正处于“缺氧”状态。这种情绪上的“耗竭感”已渐渐成为都市人的“流行病”。那么,是哪些原因“抽走”了我们心里的“氧气”呢?

  首先,复杂、不公平的人际关系导致了压抑的人际氛围,成为“心理缺氧”的重要原因。其次,当面对竞争时,国人骨子里的忍耐力,让我们不断承受压力而忽视了对压力的释放。工作和生活的比重急剧失衡,也会导致情绪上的“耗竭”,造成心理缺氧。再次,“自我欺骗”心理使人们对不愿面对的事,在潜意识中采取逃避心理,并从大脑中找出似乎“合理”的理由做借口。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给减少这种压力呢?

  首先,要把注意力放在自身的提升,争取成为无法被取代的人。外界因素无法改变,但自己却是可以提高的,很多人的焦虑其实是来自“本领恐慌”,不妨利用业余时间为自己充充电,上些提升兴趣能力的培训班或心灵辅导课是不错的选择。其次,要用定力克服生活“瓶颈”期。感到“心理缺氧”,往往是生活遇到“瓶颈”的时候。要正面去解决问题,不能逃避。每当度过一个“瓶颈”期,内心会得到更快的成长。从另一个角度说,这也是难得的自我提升的机会。再次,要学会享受家庭和自我调整。“心理缺氧”的人,大多是将醒着的时间都贡献给了工作。取消一些不必要的公务,抽空和家人去户外郊游、看场电影,或找朋友打场球、聊聊天……,都会给心灵带来氧气,让情绪得到放松。 

相关标签
心理
缺氧
渐渐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新闻推荐

湖州一女子查出癌症晚期 留海洛因作
湖州一女子查出癌症晚期 留海洛因作女儿抚养费

邹某与周某在相识在舞厅,去年周某觉得身体不太舒服,去医院查出癌症晚期,...[详细]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求医网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2 Qiuyi 求医网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扫描关注 互动有奖

微信号:2575014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