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举行了第七届国内肿瘤学术大会,大会首次系统评价了我国社会环境和行为因素对癌症发病和死亡的影响。并说明很多癌症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
近日北京举行了第七届国内肿瘤学术大会,大会首次系统评价了我国社会环境和行为因素对癌症发病和死亡的影响。并说明很多癌症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
目前我国总体癌症死亡中的57.4%,是可预防和避免的(男性为65.9%,女性为42.8%),而该数据在中低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分别为34%和37%。从报告中总结出,通过建立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多部门协调的癌症综合防治策略和措施,是可以减少我国的癌症风险并降低癌症发病率、死亡率。
根据研究数据显示,我国人群中29.4%的癌症死亡归因于慢性感染,最常见的感染致癌因子是幽门螺杆菌、乙型/丙型肝炎病毒和人乳头瘤病毒。面对乙型病毒,除采用乙肝病毒疫苗等已有的免疫预防接种方法外,还应使用抗生素或其他中西医结合的抗炎、抗感染制剂治疗已被感染的人群。同时改善公共卫生措施来改善集体和个人卫生状况,以减少各种炎症感染的危害。
另一数据研究显示,我国人群中23%的癌症死亡归因于吸烟(男性约为33%,女性约为5%),在非吸烟女性中,11%的肺癌死亡归因于被动吸烟。水果和蔬菜摄入不足可分别导致13%和3.6%的癌症死亡。饮酒、职业性致癌因素暴露、超重和肥胖及体力活动缺乏分别占癌症死亡原因的4.4%、2.7%和0.3%。
此项数据研究是国内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联合国内外9家单位的学者,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和国内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资助下完成的。癌症病因研究及其归因分析是制订和执行癌症防治行动计划、确定防治重点和安排卫生事业优先顺序不可缺少的依据,此次研究数据并不全面分析得出的人群归因风险还不能解释全部癌症危险因素。
邹某与周某在相识在舞厅,去年周某觉得身体不太舒服,去医院查出癌症晚期,...[详细]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2 Qiuyi 求医网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