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常用的口罩包括棉(布)口罩、外科口罩以及医用防护口罩。棉口罩使用最广泛,其具有廉价、方便、可多次使用、舒适等特点。棉口罩的国家标准(2003年版)中只有口罩层数和大小的指标。
目前常用的口罩包括棉(布)口罩、外科口罩以及医用防护口罩。棉口罩使用最广泛,其具有廉价、方便、可多次使用、舒适等特点。棉口罩的国家标准(2003年版)中只有口罩层数和大小的指标,而没有颗粒物滤过率的要求。也就是说,按照国家标准只有一个棉口罩达到规定的大小和层数,就是一个合格的口罩,至于是否阻挡颗粒物、阻挡多少都与国家标准无关。因此,依靠棉口罩完全阻止颗粒物吸入是不现实的。
外科口罩的使用也比较多。外科口罩的设计原理是防止口罩佩戴者(如外科医生)打喷嚏、说话时将产生的飞沫散布到空气中,从而减少对病人(尤其是正在手术病人)的威胁。因此,外科口罩并不是一个预防佩戴者吸入颗粒物的理想产品。事实上,国家对于外科口罩的行业标准(2004年版)主要是对颗粒物阻挡大于30%即可。所以,依靠外科口罩来完全阻挡颗粒物也不现实。
医用防护口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N-95口罩”)的种类也很多。N-95的含义是:对于直径0.03微米的颗粒(国际标准),这种口罩可以达到阻挡95%以上颗粒吸入。因此,只有医用防护口罩可以有效阻挡包括PM2.5在内的空气污染物,进而保护我们的身体。
笔者曾经做了一个临床试验,分别将直径0.03微米的颗粒做标准,看看不同类型口罩的阻挡作用到底多大?结果发现不同类型口罩对空气中颗粒的阻挡效果不同,外科口罩的阻挡效果最差,不到20%;棉口罩次之,为30~40%;N-95为97%,防护效果较好。
不过,只有将N-95口罩和脸部密切吻合,才能够发挥其作用。否则,空气中的颗粒就可以通过口罩与脸部的空隙进入口罩内而被吸入体内。因此佩戴时捏紧鼻夹和收紧下颌必不可少。
N-95口罩可以反复使用。据笔者研究,N-95口罩可以佩戴1周其阻挡率可以达到92%以上。不佩戴时挂在干净房间即可,不需要特使处理。除非厂家有要求,否则N-95口罩尽量不要折叠。
口罩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颗粒物的吸入,因此,不能认为佩戴口罩就万事大吉。重污染天气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会增加,有症状应该及时就诊。
近日,有调查显示,目前胃肠病的发病率已超两成,而且据优秀医院内科专家透...[详细]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2 Qiuyi 求医网 北京时代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