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
-
级别: 三级甲等
-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
-
级别: 三级甲等
-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
-
级别: 三级甲等
-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
-
级别: 三级甲等
未得麻疹的孕前3个月接种
很多人觉得,“麻疹只有小孩会得”。 郑慧贞表示,这是个误区。目前,广东15岁及以上麻疹患者约占总数的两成。而记者从市疾控中心获悉,近年广州成人病例增加显著,今年15岁以上成人病例占约39%。
林菁说,今年广州成人麻疹病例较多,有部分儿童患者即是由成人传染。郑慧贞建议,小时候没有接种疫苗也没有得过麻疹、风疹的“80后”人士,在怀孕前三个月,一定要自费打一针麻腮风三联疫苗。否则孕期一旦感染风疹,可能面临死胎、死产等风险。
专家提醒
“过时补种”不保险
家长为什么不给孩子接种麻疹疫苗?郑慧贞分析,主要原因有三类。
最常见的情况是“过时”补种。很多宝宝到了八月龄该打疫苗的时候,随着母亲体内抗体水平下降,外界接触的有害病原数量增加,特别是有些宝宝早早断了母乳,在自身免疫系统不够完备的情况下,很容易频繁生病,家长只好一再推迟打疫苗的时间。目前,相当一部分社区卫生中心的疫苗接种日一周仅设一两天,等到下次补种疫苗时,家长可能忙于工作,又错过了。因而一推再推。而每一次延误,都意味着对病毒毫无防备的孩子又增加了一分患病风险。
感冒恢复期
也可打疫苗
另一类家长在判断“出现哪些情况需要推迟打疫苗”时,态度过于谨慎。例如打个喷嚏,咳嗽几声,流了清鼻涕,家长都不敢让孩子打疫苗,有些特别细心的家长,甚至会要求孩子发烧痊愈一周后再打疫苗。“实际上,感冒恢复期是可以接种麻疹疫苗的,轻度拉肚子,也可以接种疫苗。”郑慧贞说,如果发热没有超过38摄氏度且没有全身症状,孩子精神状况正常,也可以接种麻疹疫苗,尤其是在麻疹高发时期,家长要注意权衡利弊,别因小失大。
还有一些家长对麻疹疫苗的安全质量存在误解。“公众对疫苗不良反应的敏感度越来越高。几乎每一次‘疫苗事件’发生之后,公众对疫苗接种的信心都会受到打击。”郑慧贞说,比如,最近的乙肝疫苗事件发生后,广东疫苗接种率下降三成。事实上,麻疹疫苗作为接种时间很久的成熟疫苗,安全性得到保障。家长们最常抱怨的“打完麻疹疫苗,孩子发热,针孔处红肿发胀”,其实是这种减毒活疫苗注射后的正常反应,通过热敷处理,几天之内就能恢复正常。如果因为接种后的不适而放弃打疫苗,让孩子陷入感染麻疹的风险,因噎废食,损失更大。
出皮疹前即会传染
就医时应戴口罩
临床医生则提醒,麻疹主要通过飞沫直接传播,由衣物、玩具等间接传播的极少见。而且,麻疹感染早期较难发现。“当患者还在发烧、尚未出皮疹时,要发现是麻疹有一定难度。但患者此时已有传染性。”林菁说,家长带孩子到发热门诊看病时建议大人、小孩都戴上口罩,以免被传染或传染他们。
不良反应
一过性皮疹两天内可缓解
郑慧贞指出,少数人接种麻疹疫苗后可能会发生不良反应。麻疹疫苗常见不良反应有:
1.在接种疫苗后24小时内,在注射部位可出现疼痛和触痛,多数情况下于2~3天内自行消失。
2.接种疫苗后1~2周内,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反应,其中大多数为轻度发热反应,一般持续1~2天后就能自行退烧。
3.接种疫苗后12天内,少数孩子可能出现一过性皮疹,一般不超过两天,可自行缓解。
4.极少数孩子会出现重度发热反应,个别孩子会出现过敏性皮疹,一般在接种疫苗后72小时内出现。更严重的不良反应有过敏性休克,一般在注射疫苗后1小时内发生,还有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专家建议,如果孩子接种后,出现发热在37.1℃~37.5℃时(腋温),应加强观察,适当休息,多饮水,防止继发其他疾病。当发热超过37.5℃,或37.5℃以下并伴有其他全身症状、异常哭闹等情况,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对于注射部位红肿,如果红肿直径小于1.5厘米,属于局部反应,一般不需任何处理。对于红肿直径1.5厘米至3厘米的局部反应,可用干净的毛巾热敷,每日数次,每次10~15分钟。对于红肿直径大于3厘米的局部反应,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并将反应情况告知预防接种单位。记者任珊珊、伍仞
近日,有调查显示,目前胃肠病的发病率已超两成,而且据优秀医院内科专家透露,五十岁以上的男性现在已经成为胃肠疾病最容易患上的人群,所以专家建议,45岁以上每年要进行定期检查。[详细]
级别: 三级甲等
级别: 三级甲等
级别: 三级甲等
级别: 三级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