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医院管理 > 沈阳基层医疗机构回归公益

沈阳基层医疗机构回归公益

时间: 2013-11-14 10:43  来源: 人民日报   编辑:

把近18万名计划经济时期遗留的破产、困难国有、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纳入职工医保体系,年划拨个人账户资金总额过亿等。

摘要:

  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为了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更好、更快的发展,政府大力不断的出台新政策。“没想到咱也能有自己的‘家庭医生’,还不花一分钱!”10月26日,在沈阳市和平区铁军社区卫生服务站,65岁的李慧珍高兴地与服务站站长陶德庆签订了“家庭医生”协议书,拿到了一张联系卡。

  凭这张卡,可以享受每年一次的心电图、中医诊脉、血糖检测、尿常规检测等免费服务项目;家庭成员身体不适时,家庭医生会给出建议、健康指导。60岁以上老人,每年还有一次免费健康体检。

  截至目前,仅和平区“家庭医生”签约家庭就超过了5000户,下一步,“家庭医生”服务还将在全市推广。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再忙活赚钱,而是真正回归公益,专心防病治病、为居民做好健康服务,是沈阳医改以来的一大收获。”辽宁省委常委、沈阳市委书记曾维说。

  为缓解“看病难、看病贵”,2009年底沈阳启动医改。以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突破口,沈阳进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分配、保障、管理、药品采购等五方面的综合改革,破除“以药补医”机制。累计投入医改资金98.7亿元,其中新增医改投入40亿元,相当于改革前8年卫生事业投入总和。

  沈阳新民市大民屯镇小民屯村62岁的王顺学患有脑血栓,对于医改的变化,这位“老病号”感受很深:“这两年,眼瞅着药价低了、服务好了。”

  医改后,沈阳146家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彻底告别了“以药补医”,307种国家基本药物和212种省增补药物实行省统一采购,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过去一瓶青霉素50元,现在10多元。以前每天患者比医生还少;现在门诊量从改革前的年均不到2万人次上升到一年17万人次。”沈阳和平区北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

  伴随着财政补贴大幅增加,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月人均收入增长800元,达到3527元。沈阳市铁西区中心医院院长郭颖感慨:“如今不用靠药品加成,只靠基础工资和绩效考核,医生们也能拿到比较满意的收入,精气神都变了,服务品质自然提升。”

  不仅仅是药品降价、服务增质,沈阳医改还力求将改革成果惠及每一位居民。为实现全民医保,让人人都能看得起病,一系列政策措施相继出台:

  将低保、五保、重度残疾人和重点优抚对象全部纳入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参保、参合范围,个人缴费部分完全由财政补助;把近18万名计划经济时期遗留的破产、困难国有、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纳入职工医保体系,年划拨个人账户资金总额过亿等。

  截至2012年底,沈阳市全民基本医保制度框架初步形成,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新农合参保率均高于90%。在扩面基础上,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医保人均补助标准从145元提高到280元,对新农合补助标准达到人均200元;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到75%、70%、70%;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分别达到40万元和18万元。

  小病到社区,成为越来越多沈阳市民的共识。今年上半年,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门诊人次超过259万,比去年同期增加25%左右。

  基层医疗机构一直发展缓慢,成为我国医疗事业总体发展的一个小障碍,近来,各地政府不断的完善政策,改变策略,以最大限度的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大大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新闻推荐

北京大医院分时就诊将精确到一小时内
北京大医院分时就诊将精确到一小时内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天(12日)了解到,为避免患者扎堆儿看病,北京市医院管理局...[详细]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