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医学前沿 > 原本“废弃”的角膜组织用于角膜患者上

原本“废弃”的角膜组织用于角膜患者上

时间: 2018-05-28 14:44  来源: 中新网   编辑: 嘉嘉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24日披露,该院周行涛教授领衔的视光学团队等,历经8年临床实践和科研攻关,将以往飞秒激光近视和远视手术...

摘要: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24日披露,该院周行涛教授领衔的视光学团队等,历经8年临床实践和科研攻关,将以往飞秒激光近视和远视手术中原本“废弃”的角膜组织透镜,用于圆锥角膜和角膜营养不良患者,使之重获光明。

  相关疗法此前并无报道,在国际上可谓创新疗法。据透露,该成果已在最新一期国际屈光手术优秀期刊《屈光外科杂志》(《Journal of Refractive Surgery》)发表,引起国内外同行关注。

  而周行涛视光学团队每年开展的飞秒激光近视手术(SMILE手术)量居全球第一,SMILE角膜组织透镜来源非常丰富。这些透镜可以“再利用”吗?如何利用?一直是周行涛团队思考的问题。

  为解决这一重大难题,团队开始了艰难的探索。他们把近视SMILE、远视SMILE术中取出的透镜在电镜下进行观察,发现取出的透镜非常完整、表面非常光滑,提示如果用于移植,光学质量将会很好。从2010年起,研究团队先在兔眼中开展同种自体透镜移植。之后,他们又在在猴眼中开展同种异体透镜移植的尝试,研究结果提示,即植入的透镜可产生度数。

  在基础研究完成后,团队尝试把该技术应用到人眼中。团队先是开展了自体近视透镜移植矫正远视的研究。结果表明手术安全有效,并得到了预测公式,即植入透镜的度数与实际产生的度数之间的关系。

  2015年,李美燕博士在周行涛教授指导下,原创性地把远视透镜植入一个濒临角膜移植的圆锥角膜患者的角膜层间,经随访至术后2年,患者的裸眼视力从术前的0.1提高到术后的0.3、框架眼镜矫正视力从术前0.3提高到术后0.5,近视从术前的1350度下降到术后 325度,散光从术前600度下降到150度。此前,将新鲜远视透镜移植治疗圆锥角膜的成功病例在国际上鲜有报道。

  研究人员表示,小小的全飞透镜,确实为圆锥角膜和角膜营养不良的治疗开拓了一条新途径,“废”透镜再利用前景看好,有望为更多的角膜病患者带来希望。

相关标签
角膜
透镜
原本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求医通安卓客户端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