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医学前沿 > 韩启德:不应提倡普遍性癌症筛查策略

韩启德:不应提倡普遍性癌症筛查策略

时间: 2016-11-07 15:31  来源: 健康报   编辑: 娜娜

“我国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提高,治愈率提高,死亡率下降,这一结果能简单地归功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吗?不一定。”在11月5日于辽宁省大连市召开的医学与人文高峰论坛上。

摘要:

  “我国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提高,治愈率提高,死亡率下降,这一结果能简单地归功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吗?不一定。”在11月5日于辽宁省大连市召开的医学与人文高峰论坛上,国内政协副主席、国内科学院院士韩启德提醒医学界,癌症患者生存率提高和死亡率下降,治疗技术的进步是重要原因,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能并没有直接关系,不应提倡普遍性癌症筛查策略。

  论坛上,韩启德列举了国内外优秀机构发布的甲状腺癌、肾癌、黑色素癌、前列腺癌、卵巢癌、乳腺癌等癌症的检出率与死亡率等关系的调研数据。这些研究均显示,癌症的检出率尽管有所提高,但患者的死亡率几乎没有变化。如全球1995年~2009年癌症生存数据显示,美国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为68%,国内仅为31%。这是因为美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吗?仔细分析数据发现,美国乳腺癌和前列腺癌发病率远远高于国内,这两种癌的5年生存率比较高;我国肝癌、胃癌、食道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美国,导致我国与美国差距较大。如果剔除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美国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降到33%,两国就没有这么大差别了。在对癌症的发病率和治愈率大幅提高的原因进行分析时,不能排除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即多数情况下可能只是我们发现了更多没有症状和体征的、原有条件下不能发现的、进展很慢(甚至不会增长或可能自动消失)和不会转移的所谓“早期癌症”。

  韩启德认为,第一,“早发现早治疗”未必有效,普遍性癌症筛查不应提倡,要重视筛检的负面效应。第二,应该着力研究进展缓慢的惰性肿瘤,争取找到好的简便诊断指标。第三,不能把切除肿瘤组织和杀死癌症细胞作为主要治疗目标,而要针对癌症的病因来治疗。第四,医学诊治指南来自客观数据,但具体到患者个体,还需要综合多方面情况;对于早期发现的“癌肿”不能采取“宁可错杀一百,也不放过一人”的轻率举措。第五,衰老是癌症最重要的病因,衰老不可避免,因此癌症不可能消灭。

  本次论坛由大连医科大学、医学与哲学杂志社共同主办,国内近30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交流。与会专家认为,包括癌症在内的慢性病防控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社会、经济、哲学、伦理的问题。要控制慢性病的蔓延和发展,需要就现行的技术策略和技术政策进行全面反思。

相关阅读:

肿瘤病因


肿瘤症状

肿瘤怎么办


肿瘤疾病饮食


肿瘤治疗方法

相关标签
癌症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新闻推荐

现代彝医药鼻祖张之道推荐生力胶囊
现代彝医药鼻祖张之道推荐生力胶囊

如何从根本上补肾?且听彝医鼻祖张之道的补肾之道。张之道,中共党员,云南省...[详细]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求医通安卓客户端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