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小组还发现,使用遏制发烧的药剂后,虽然大鼠的体温会下降,但是活动量仍然没有恢复正常,所以研究小组认为发烧并不是疲劳倦怠感的直接原因。
感染流感等病毒时,人们会感觉身体疲劳、肌肉酸痛。日本理化研究所13日发表公报称,其研究小组在动物实验中发现,感染病毒后产生疲劳倦怠感的导火索是脑内炎症。这一发现有望促进开发出新方法治疗各种疾病带来的疲劳感。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感染病毒后,身体的炎症信号会传递给脑,从而产生疲劳感,但详细的脑内机制一直没有弄清。
理化研究所研究员片冈洋祐率领的研究小组,将人工合成的类似病毒的一种双链RNA注射到大鼠体内,使大鼠体温达到39摄氏度以上,出现类似流感病毒感染的症状,此后他们发现大鼠的活动量降至平时水平的约40%。
研究小组还发现,使用遏制发烧的药剂后,虽然大鼠的体温会下降,但是活动量仍然没有恢复正常,所以研究小组认为发烧并不是疲劳倦怠感的直接原因。
研究小组查看大鼠脑内后,发现白细胞介素-1β等炎症物质大量产生,导致大脑神经出现炎症。由于白细胞介素-1β与白细胞介素-1受体结合后才会发挥作用,研究小组向大鼠脑内注射了阻碍两者结合的物质——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发现大鼠即使感染了病毒,其活动量也不会下降。这说明,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能够阻止脑内的神经炎症,进而提高肌体活力。
研究小组认为,如果脑内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的产生出现障碍,即使一时的感染和炎症被治愈,疲劳感也有可能不会减轻,且可能长期持续下去。
今后,研究小组准备进一步研究疲劳倦怠感消失和慢性化的详细机制。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