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动脉夹层患者发病年龄以40岁~60岁为主,与西方国家相比,呈年轻化特点,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马凡综合征、吸烟是主要发病危险因素。
我国主动脉夹层患者发病年龄以40岁~60岁为主,与西方国家相比,呈年轻化特点,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马凡综合征、吸烟是主要发病危险因素。近日在京举行的心血管外科质量控制及注册登记研究协作会议上,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血管外科易定华教授介绍了他们新近的这一研究发现。
主动脉夹层是极为凶险的心血管疾病,目前,我国关于该病的发病率、诊断、治疗、防控均参考国外研究结果,缺乏本土化的发病危险因素研究和多中心注册研究。另外,各种手术治疗的新技术发展迅速,缺少规范。相关研究显示,我国主动脉夹层患者逐年增多,初诊误诊、漏诊率高。
在“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的支持下,西京医院等国内16家三甲医院于2012年启动了“国人主动脉夹层发病危险因素及临床治疗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组对西京医院1812例主动脉夹层住院病人相关病例资料初步分析后发现,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患者除发病年轻化外,患者中男性比例较高,高血压比例更高,吸烟者更多。患者发病时间在上午至中午时段较多;冬季发病率高,夏季发病率低。我国患者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比例低;院内死亡率低,术前死亡率高;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高; StandforA型主动脉夹层死亡率明显高于StandforB型。易定华表示,初步分析认为,这些差异可能是急救体系不完善、种族差异等因素造成的。
求医小科普:什么是主动脉夹层
动脉夹层是指由于内膜局部撕裂,受到强有力的血液冲击,内膜逐步剥离、扩展,在动脉内形成真、假两腔。从而导致一些列包括撕裂样疼痛的表现。主动脉是身体的主干血管,承受直接来自心脏跳动的压力,血流量巨大,出现内膜层撕裂,如果不进行恰当和及时的治疗,破裂的机会非常大,死亡率也非常高。
正常的人体动脉血管由3层结构组成,内膜、中膜和外膜,3层结构紧密贴合,共同承载血流的通过。而动脉夹层是指由于内膜局部撕裂,受到强有力的血液冲击,内膜逐步剥离、扩展,在动脉内形成真、假两腔。从而导致一些列包括撕裂样疼痛的表现。根据破口部位,所在的动脉的部位,夹层可累及全身各个部分,最为常见的和最为凶险的是主动脉夹层,其他的还有肠系膜上动脉夹层、颈动脉夹层等等,由于供血部位的不同,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本文主要论述的是主动脉夹层。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