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与细胞研究所惠利健研究组和西班牙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等科研人员,日前共同完成一项关于肝癌发生早期阶段分子机制的研究。
近日,《自然·细胞生物学》杂志上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与细胞研究所惠利健研究组和西班牙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等科研人员,日前共同完成一项关于肝癌发生早期阶段分子机制的研究。
科研人员通过基因缺失的小鼠模型研究发现,在肝癌发生的早期阶段,c-Jun基因遏制了c-Fos基因的表达,导致后者含量较低,进而分别调低一种乙酰转移酶SIRT6的水平和调高了细胞内生存素的水平,最终造成肿瘤起始细胞死亡减少,促进了肝癌的发生。
与此同时,科研人员通过对人类肝癌癌前病变组织的分析,发现这一分子机制在一部分人类肝癌发生早期同样被激活了,而在晚期肝癌中则没有变化。动物实验表明,如在肝癌发生的早期阶段增加SIRT6含量或遏制生存素的活性,均可遏制小鼠肝癌的发生。
据悉,科研人员对来自亚洲和欧洲患者的150个人类组织样本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该分子机制与肝癌起始的早期阶段有着明显的相关性。
专家认为,该研究首次分离鉴定了只在肝癌发生早期阶段发挥重要作用的分子机制,并在野生型小鼠中得到证实,靶向干预这一分子机制可有效遏制肝癌发生,从而揭示了肝癌防治的潜在靶点分子。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