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医疗资讯 > 人社部:我国已有608万贫困劳动力实现了就业

人社部:我国已有608万贫困劳动力实现了就业

时间: 2018-02-26 13:06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编辑: 萌萌

今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人社部副部长张义珍指出,截至目前,人社部门已经核实的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有1838万人。在摸清底数的情况下,人社部创新举措,精准帮扶。

摘要:

  今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人社部副部长张义珍指出,截至目前,人社部门已经核实的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有1838万人。在摸清底数的情况下,人社部创新举措,精准帮扶,目前按照最新数据,已经有608万贫困劳动力实现了比较稳定的就业。

  国新办今日举行发布会,介绍就业和社会保障有关情况。会上有记者问:人社部在“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这两个方面有哪些工作?这几年有什么成效?下一步会有什么样具体的措施?

  张义珍指出,从目前来看,我们在扶贫、脱贫方面,最重点的工作是两个方面:一是就业扶贫,二是社保扶贫。

  就业扶贫方面,截至到目前,人社部门已经核实的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有1838万人。在摸清底数的情况下,人社部创新举措,精准帮扶,目前按照最新数据,我们已经有608万贫困劳动力实现了比较稳定的就业。

  张义珍介绍,具体的做法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建立健全扶贫的政策体系。人社部门会同财政、国务院扶贫办等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地对于贫困劳动力,特别是建档立卡的贫困劳动力能够有更多的支持、更多的帮助,给予更多的补贴,从制度上提供保障。

  二是大力开发就业岗位。一方面推动区域间的劳务协作,对于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促进单位和贫困劳动力对接,帮助更多贫困劳动力找到就业岗位。另一方面,通过开发建设一批扶贫车间、卫星工厂,也配合一些产业扶贫、项目扶贫的项目推进岗位开发,特别是帮助不太方便长期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能够在家门口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三是帮助贫困劳动力提升技能,提高收入。凡是建档立卡的贫困劳动力,只要有培训的意愿,我们都尽可能提供就近的免费培训机会。同时,对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两后生”我们都给予免费就读技工院校、接受技工培训教育的机会,通过技能帮扶,让他们找到更好的岗位,增加更多的收入。

  四是提供精准帮扶。对所有建档立卡的贫困劳动者,我们都进行实名登记,了解就业能力、就业意愿,有针对性地提供职业介绍、技能培训和职业指导,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同时,我们人社系统还努力开发一些公益岗位,对一些贫困劳动力进行托底安置。

  社保方面,尽力帮助贫困人口走出贫困。我们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强化精准帮扶,专门研究提出了社保扶贫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贫困人口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

  一是从入口来看。我们尽可能减轻贫困人口的社保缴费负担。比如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方面,2017年享受政府补贴代缴的有1515万人,减轻他们的缴费负担。

  二是在出口上提高保障水平。目前全国有30个省市区,还有2835个县级财政在中央的基础养老金标准70块钱水平之上又给予进一步补贴,提高了基础养老金。从目前来看,全国人均的基础养老金,就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已经达到124块钱,提高了保障水平。同时,对于贫困人口的医疗保障,我们又给予特别的帮扶。加强基本医保、大病医保、补充医保和医疗救助的政策衔接,多措并举来减少贫困人口当中的医疗负担。

  三是通过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来帮助一些有可能离开岗位、失去岗位的劳动者保留岗位,尽可能减少贫困的发生率。

  四是进一步改善服务,为参加社保的贫困人口提供更多人性化的、针对性的服务。

  张义珍表示,未来要进一步强化就业扶贫,力争使具有劳动能力、劳动条件、劳动意愿的贫困劳动者都能尽早的实现就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送岗位,就是大力开发就业岗位;送技能,能够使他们更多掌握就业的本领;送服务,争取使他们能够得到更多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和帮扶。

  二是进一步做好社保扶贫。要进一步将贫困人口纳入到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争取应保尽保。对缴费确有困难的,协调相关方面,或者采取有关的措施,予以补助救助。同时,要逐步提高保障水平,提高保障能力。

  三是进一步做好技能扶贫和人才扶贫工作。这方面前期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组织三支一扶、组织高校毕业生下基层,组织专家帮扶,咨询指导,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发挥更有针对性的、更有效的作用。

  张义珍表示,我们将进一步加强脱贫攻坚领域的作风建设,转改作风、狠抓落实、务求实效,努力为脱贫攻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相关标签
人社部
劳动力
我国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求医通安卓客户端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