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医疗资讯 > 养老金投资收益大幅下降 业界呼吁增配权益类资产

养老金投资收益大幅下降 业界呼吁增配权益类资产

时间: 2017-09-25 14:07  来源: 证券日报   编辑: 萌萌

“我国亟待探索养老金第三支柱的国内路径,同时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培育和扩大养老服务金融市场。”23日,国内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国内人民大学教授董克用在北京表示。

摘要:

  “我国亟待探索养老金第三支柱的国内路径,同时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培育和扩大养老服务金融市场。”23日,国内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国内人民大学教授董克用在北京表示。

  当日,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国内养老金融50人论坛对外发布2017年两项重大课题成果——《国内养老金融调查报告》、《国内养老金融发展报告(2017)》蓝皮书。两份报告指出,我国需要不断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包括探索养老金第三支柱的国内路径,把建立个人养老金制度作为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一个发展战略。同时创新养老金融产品,满足多元化养老投资需求也尤为重要。

  在同一场合,西南财经大学国内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甘犁表示,目前我国居民对于养老金融储备的意愿相对比较强烈,且不少居民已经进行了养老金融投资,但当前需要金融机构创新养老金融产品,满足不同群体的多元化需求。

  据甘犁介绍,《国内养老金融调查报告》显示,调查对象养老投资/理财方式偏好最大的依然是银行存款或银行理财,占30.2%,其次是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占20.5%,购买股票或者基金以及购买房产则分别占13.2%和10%。同时仅有5.8%的调查对象没有也尚未打算进行任何养老投资或理财。

  然而,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增长减缓和各种风险敞口增加,养老金投资收益率下降明显。

  据董克用介绍,在宏观经济下行及“金融去杠杆”的政策环境影响下,2016年我国权益类和固定收益类市场双双走低。受此影响,2016年我国养老金投资收益率出现了较大降幅。其中,企业年金全市场平均收益率为3.03%,创下了近5年来企业年金投资收益率的新低;而国内社保基金2016年的投资收益率则仅为1.7%,是2001年以来年度收益率的第三低。

  “养老金是典型的长期资金,在较长时间内收支和规模变动相对明确,不可预期的提取需求相对较少,资金规模稳定且具有较强的长期属性,在短期内风险忍耐程度更高。”董克用表示,从我国实践来看,多种因素导致养老金尚不能完全发挥长期资金优势,其中包括整体投资风格偏向保守,企业年金、基本养老金和社保基金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远远未达到30%、40%政策上限。

  目前,我国储备养老金对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要求不超过40%,基本养老金、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对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要求不超过30%。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对权益类资产的配置可能远低于最低比例限制。

  “权益类投资收益虽然短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长期来看,股票投资收益高于债券几乎是确定的,对于长期的养老金资产而言,养老金资产配置应该更加积极,增加权益类资产配置。同时投资范围也要进一步扩大。”《国内养老金融发展报告(2017)》指出。

相关标签
养老金
收益
权益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求医通安卓客户端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