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医疗资讯 > 我国宫颈癌的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

我国宫颈癌的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

时间: 2015-01-29 15:08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涛子

小编昨日从医院获悉,该院宫颈疾病科2014年度统计资料显示,全年共查出宫颈癌137例,大多数女性均未定期宫颈癌筛查,而是出现临床不适...

摘要:

  小编昨日从医院获悉,该院宫颈疾病科2014年度统计资料显示,全年共查出宫颈癌137例,大多数女性均未定期宫颈癌筛查,而是出现临床不适症状如同房出血、白带带血或是不规则出血后才来就诊。以往研究发现,宫颈癌患病高峰年龄50-55岁,但近年研究表明,我国宫颈癌的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

  【发病年轻】

  一年检出4名20多岁宫颈癌患者

  近日年仅20多岁的学生小王,发现内裤上总是粘着很多分泌物,而且气味很重。开始以为是阴道炎,但随后下身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到医院宫颈科做了检查后,发现宫颈有异常,最后病理切片确诊为宫颈癌。

  在传统观念中,宫颈癌是属于中老年妇女的疾病。但是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与习惯的改变,年轻妇女宫颈癌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患者的年龄越来越年轻,小于35岁的患者已经屡见不鲜,临床上甚至可以见到小于20岁的患者。

  记者从医院了解到,2014年度该院宫颈科运用宫颈癌筛查三阶梯技术对来院患者进行宫颈癌筛查,全年共筛查出宫颈癌前病变1448例(CINI、II、III级),宫颈癌137例,而2013年同期CIN是1134人,宫颈浸润癌116例。2014年较上一年宫颈癌患者增加了21名,而宫颈癌前病变增加了314名,增长的速度非常惊人。

  宫颈癌患病高峰年龄50-55岁,低于这个年龄段的患者称之为“年轻宫颈癌患者”。然而医院宫颈科专家表示,这只是过去的数字,近些年发现,年轻女性患上宫颈癌的人数显著增多,且相当一部分患者在初诊时已经是宫颈癌中晚期。

  如在2014年检出的宫颈癌患者中,20岁左右的达到了4人,30岁左右的达到了37人,这些都是非常年轻的患者。

  【可防可治】

  一年阻断861人病变进展

  宫颈癌发病原因明确: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其致病的元凶。国内采取的方法是“三阶梯”诊断步骤,即细胞学—阴道镜检—组织学检查,因此倡导筛查模式与时俱进,强调HPV DNA检测重要性。

  宫颈癌的发生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且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即其开始是CIN,并有CINI、II、III的渐进性,甚至自然消退或可逆,要经历几年或10余年,CIN突破上皮下基底膜,浸润间质,形成子宫颈浸润癌。这其中病变处于动态变化中,即消退(逆转)、持续(稳定)和发展(恶化)。在发达国家,由于对宫颈癌采取有组织、有计划、高质量的癌前预防筛查,其宫颈癌死亡率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早诊断、早治疗可以有效阻止宫颈癌前病变发展为早期浸润性宫颈癌。

  专家介绍,2014年度市妇幼宫颈科通过预防筛查,共筛查出宫颈癌前病变1448人,其中LEEP手术治疗861人,成功有效地阻断了病变进展为宫颈癌;同时为未手术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制定个性化随访方案定期检查了解病变转归情况。

  建议年龄大于25岁且有性生活3年以上女性定期进行宫颈病变筛查,同时向广大女性宣教预防筛查必要性,促进联合筛查应用于更多女性防癌变。

  【特别提醒】

  绝经后“见红”尤其要注意

  65岁的陆女士,绝经十来年了,近期发现阴道有流血现象,断断续续20多天。她感到十分奇怪,绝经十年后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便到医院检查,检查结果是患了宫颈癌。南京市妇幼保健院2014年检查数据也显示,当年宫颈癌患者60-69岁13人,70多岁与80多岁患者各一名。

  专家说,正常的月经是女性健康的表现之一,但是已经绝经的妇女,如果有流血、流水等症状,则是身体发出的不健康的警讯,一定要引起重视。

  绝经后出血并不是一些人所说的“又返青春”的现象,而是异常情况。其实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经历长达10余年的时间。绝经后宫颈癌多属内生型,易发生宫颈病变组织深层浸润,致血管及淋巴组织受损。因此,绝经后的妇女仍应进行宫颈癌筛查,特别是那些有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不孕或不育及绝经延迟的女性。

相关标签
宫颈癌
女性健康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