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医疗资讯 > 广东社区医疗:做好居民的“家庭医生”

广东社区医疗:做好居民的“家庭医生”

时间: 2013-12-02 16:18  来源: 新华网   编辑:

业内人士认为,这一举措的出台,有利于调整医药资源分配格局,引导群众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首诊,缓解人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看病累”的现实矛盾。

摘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医疗事业取得了不小成就,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各地不断出新招,其中“家庭医生”模式的启动,得到了群众们的好评和支持。

  “宝宝得湿疹怎么办”“要不要给月子里的宝宝晒太阳?”……对于广州市北京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吴珊子来说,每天打开手机QQ,不分白天或是晚上,解答社区内妈妈的各种关于妇婴的问题,已经成了一件“分内的事”。

  “做家庭医生,一定要有耐心。”吴珊子说,“建孕产妇QQ群刚开始是为了更好的随访新婚和孕产妇的情况,利用短信平台发一些短信健康教育资料,最后医生和居民都互相熟悉,毕竟大家都是街坊,在群里也聊得很开心。”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日前发布消息称,根据部署,明年将在珠三角的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等地各选择不少于2个县(市、区)开展试点,其他地市各选择不少于1个县(市、区)试点家庭医生式服务,并且力争5年内实现全省家庭医生式服务覆盖所有街道和镇村。

  业内人士认为,这一举措的出台,有利于调整医药资源分配格局,引导群众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首诊,缓解人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看病累”的现实矛盾。

  以广州市为例,广州市卫生局副局长胡丙杰介绍,广州市卫生局正与中山大学联合实施一个项目。从2013年起连续5年,对广州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选拔的在岗临床医生进行为期三年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争取为广州市每一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以期实现2020年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

  家庭医生式服务是一项家庭健康管理服务,由政府主导、在城市社区及农村村镇范围内、以健康管理为主要内容、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以依托全科团队的全科医生为主体,在签约服务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服务相结合,为家庭成员提供综合、连续、有效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家庭医生组织共同指出,平均每2000人口就要配备1名家庭医生,才能满足群众对基本卫生保健的需求。现实情况是,全科医生在广州尚有很大“缺口”。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广州全市常住人口1270.08万人,而截至2013年6月,广州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业范围登记为全科医学的临床医生仅2000名。除少数经2年规范化培养途径培养的全科医生外,大多数全科医生由基层医疗机构专科医生经短期岗位培训或转岗培训后,变更执业范围为全科医学专业,远远未达到要求。

  胡丙杰说:“目前群众总觉得大医院资源不够,实际上很多疾病可以在基层解决。基层设施已经建设得不错,关键在于探索更好的制度以留住人才。”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试点工作启动后,签约者和非签约者在医保支付比例和医保门诊统筹上将体现差别。对在基层首诊和转诊的签约者,其自付比例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低于非签约者。与此同时,还将积极探索家庭医生式服务的筹资和支付方式改革。此外,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将被纳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范围,重点考核服务质量、签约数量以及服务对象满意度等,以确保家庭医生式服务试点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

  往常,我们只有在医院里才能看到穿白大褂的医生们,而现在,医生们背着药箱,穿梭于城市的各个角落,为群众们提供了良好的医疗保健服务。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