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医疗资讯 > 长时间便秘结直肠癌风险增加

长时间便秘结直肠癌风险增加

时间: 2013-08-27 16:57  来源: 金羊网   编辑:

“宿便是万病之源”,长期便秘与结直肠癌有关吗?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结直肠癌主任潘志忠认为,长期便秘可导致滞留在大便中的致癌物浓度越来越高,肠壁与这些致癌物质长期接触。

摘要:

  现在的白领一族,很多人都会患上便秘,主要是由于生活家走太快以及压力过大造成的。但如果便秘得太久,超过60天还深受其扰,那么引起的问题就大了,比如皮肤变差、痔疮和肛裂,甚至出现忧郁和焦虑。但肿瘤专家指出,长期便秘会增加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因而,从防癌的角度讲,你绝不能让自己便秘太久。

  长期便秘结直肠癌的诱因之一

  “宿便是万病之源”,长期便秘与结直肠癌有关吗?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结直肠癌主任潘志忠认为,长期便秘可导致滞留在大便中的致癌物浓度越来越高,肠壁与这些致癌物质长期接触,有可能就是结直肠癌的一个诱发因素。

  事实上,西方学者早就注意到大便与直结肠癌之间的关系。在北美、西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经济发达的国家,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非常高,比如美国纽约州达到了31.4/10万,而非洲、拉丁美洲等地的结直肠癌病人却相当少,比如西非的塞内加尔的达喀尔,其发病率0.6/10万,这最高与最低之间竟相差了53倍!

  在调查研究中发现,非洲人从小就很容易排大便,说拉就拉,但是美国的孩子三天也拉不出大便。专家们分析,非洲人群在饮食上多数还是水果、蔬菜等,红肉吃得少,因而大便次数多。而西方国家,饮食主要以牛奶、牛排等动物性食物为主,蔬果却相对较少,大便次数及量上均不够多。

  潘志忠说,高脂肪饮食,特别是含有饱和脂肪酸的饮食,可促进胆固醇代谢物及次级胆酸的生成,有致癌作用。而食物纤维不足则会增加致癌物质和大肠黏膜接触的机会。也许,这也从某种程度上解释了,越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就越高。

  结直肠癌,中国每年以5%的速度递增

  在我国,由于生活方式越来越西化,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每年以4%-5%的速度增加。目前,结直肠癌发病率在我国癌症发病排第3位。在经济发达的城市,上海、北京、广州等结直肠癌发病率更是以惊人的速度增加,而且发现的病人90%为中晚期病人。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结直肠科教授万德森说,结直肠癌早期症状不太典型,容易被患者或医生所忽视。一般来说,结直肠癌误诊率达50%-80%,多数误诊误治3-6个月或更长时间。

  医生指出,人体大肠约1.5米,分为结肠和直肠,结肠又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四部分。肠蠕动过程中,把食物残渣从右边的升结肠挤压到横结肠,再到左边的降结肠,直到进入乙状结肠,经直肠肛门排出。从结构上讲,升结肠宽大,而降结肠和乙状结肠狭窄,因而肠癌发生在不同的部位,其症状也不尽相同。万德森说,一般有经验的医生通过问诊,基本都就能初步能判断其结直肠癌在哪个部位了。

  左侧结肠癌的主要症状:便血、梗阻(隐痛)、大便习惯改变。

  右侧结肠癌的主要症状:肿块、贫血、胃肠不适。

  由于左边的降结肠狭窄,因而肿瘤在这边的话,往往会发生梗阻,导致便秘,而且由于接近直肠,肿瘤破溃时,便血呈现出鲜红色。

  早期治疗,

  结肠癌20年生存率达到48%

  潘志忠说,如果筛查出很早期的结直肠癌,只需要从肛门进入,在黏膜下把肿瘤切除,确保周围0.5厘米以内边缘无肿瘤细胞即可。而如果是晚期的话,除了要切除距离肿块5-10厘米的肠道,有的甚至还要切除肛门,再做一个人工肛(俗称挂屎袋)。

  这两种情况给病人造成的影响截然不同,结果也完全不相同。前者可能完全治愈,与正常人一样生活,而后者也许活过5年的几率并不高。万德森说,目前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统计的数据显示,早期结直肠癌,20年生存率达到48%。

  在城市人群早期筛查结直肠癌十分重要。据了解,目前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在广州市越秀区的14个社区,筛查选取了900例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做肠镜,发现有27例有肠道息肉和良性肿瘤,4例为早期癌症。万德森说:“通过筛查可以消除癌前病变,减少癌的发生。”

  Tips

  在生活中一旦出现便秘,我们往往想到的就是用泻药。泻药造成的腹泻会对肠道的功能造成影响,导致水分从肠道丢失、肠道大量分泌肠液等。虽然不是什么器质性的病变,但严重者可能造成水电酸碱紊乱、破坏了肠道正常的菌群平衡,搞不好还会变成顽固性便秘。

相关标签
便秘
防癌
致癌物
直肠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