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区域“120”与医疗机构急诊急救资源共享信息化平台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据会上传出的消息,我国急救医学管理信息系统已开发成功,并已在宁波市等部分城市试用。
3月17日,区域“120”与医疗机构急诊急救资源共享信息化平台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据会上传出的消息,我国急救医学管理信息系统已开发成功,并已在宁波市等部分城市试用。
“目前,我们的‘120’只能通过电话和对讲机与医院联系,传递的内容有限,还耽误了不少宝贵的抢救时间。”合肥市急救中心主任刘晓梅说,合肥 “120”急救站调度中心每年受理25万个电话,不可能通过电话把患者的情况详细告诉医院;急救中心也不掌握医院的床位使用状况,急救车司机有时也不知该把病人往哪儿送;如果发生较大规模的突发事件,连卫生行政部门都无法掌握基层医院的急救资源情况。
此次由合肥中润信息技术公司开发的急救医学管理信息系统,可搭建起沟通卫生主管部门、医疗机构、“120”急救中心、患者的即时信息互享沟通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卫生行政部门可随时掌握区域医疗机构急救信息、“120”出车信息;医疗机构可预先了解急诊患者基本情况、病情、初步诊断等;“120”指挥中心则可随时了解各家医院的急救资源情况,如空余床位和手术间、值班医生等。这个系统还可建立移动电子病历系统和车载视频会诊系统,在第一时间和医院急诊科实现信息对接,为危重患者赢得抢救时间。
求医小链接:信息化平台建设让120急救更加“分秒必争”
据了解,基于目前急救医疗工作中的难题,一套“区域急诊急救资源云平台”信息系统应运而生。该平台由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合肥中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实施。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信息平台建立后,120调度指挥中心可以迅速、准确、动态了解医院相关科室的床位使用情况,指导120医师与患方积极沟通,提出合理分流建议。同时,现场病人的基本情况和急救情况都可以通过平台传达到医院,医院也可以通过平台指挥现场急救,或提前做好抢救准备。通过这个平台,120医师更能及时了解患者救治和愈后情况,对今后如何合理分流病人具有指导作用。
这个信息平台不仅仅对救治病人有着重要意义,对于卫生主管部门来说也是意义重大。如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灾害性事故,有群体伤员时,可以及时掌握现场情况、伤员分流、救治信息,可以动态了解区域内急诊急救的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以利制定策略和规划。
“这个系统提出了从急救出诊、分诊到信息监督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实现了120、医院和卫生主管部门信息平台的高度集成和无缝对接,它的实施推广是造福广大病患者的有益之举。”安徽省卫生厅副厅长李劲风肯定的说。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