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鱼是很多沿海城市居民非常喜欢吃的一种食物,尤其是在广东,很多人认为三文鱼营养价值高,可以起到治病、保健的功效。
三文鱼是很多沿海城市居民非常喜欢吃的一种食物,尤其是在广东,很多人认为三文鱼营养价值高,可以起到治病、保健的功效。
但是三文鱼可能感染的寄生虫有多种,最常见的是异尖线虫。如果一次吃下去的量比较大,会产生急性食物中毒;即使吃得少,也可能导致人体今后对线虫过敏。
作为在冷水中生长的寄生虫,异尖线虫并不难杀灭。比如在60度之下,它们会被秒杀。但对于喜欢生吃的人来说,加热到这个温度都是无法接受的,也就只能通过低温来冻死它们。作为比细菌高等一些的动物,它们的确可以被冻死,只是需要的条件稍微严苛了一些。欧盟规定,鱼必须低于零下20度储藏24小时以上,才可以用于生食。他们认为,这样的处理可以充分杀死这些寄生虫。美国没有强制规定,只有推荐性的“操作指南”。而这个推荐比欧盟的要求还要严格得多,是零下20度7天以上,或者零下35度15小时以上。
显然,与欧盟的要求相比,美国的指南以可以更充分地杀死线虫,但是其操作难度比较大可。欧盟的要求要更容易实现,一些线虫存活率与储存温度时间的实验显示,这一要求也可以获得相当高的安全性。日本没有这方面的规定,而喜欢生食的人又多,所以日本吃生鱼感染寄生虫的病例就要远远多于欧洲和美国。
有的人会嫌这样的冷冻处理会破坏鱼的风味口感,喜欢“新鲜”的生鱼。既无加热,又不冷冻,就只能依靠肉眼来识别寄生虫并手动去除。好在寄生虫比细菌大多了,可以通过肉眼看见。如果把肉切得很薄,很细致地检查,也有可能除之而后快。不过,很否“保障安全”,还取决于鱼本身有多少寄生虫,以及检查去除得是否完全。这就多少有点依靠运气了。
细菌则是另一种情况,无论如何冷冻,它们也只是停止了活动,消停下来并不意味着死亡。只要温度升高,它们就重新焕发活力。剿灭细菌,最有效的还是加热。近年来兴起的高压灭菌,可以在保持生食风味的前提下“压死”细菌,或许在将来会得到更多的应用。
总的来说,不能简单地说生吃三文鱼是“有”或者“没有”危险。安全性首先取决于鱼本身,如果鱼本身没有寄生虫和治病细菌,那么自然就没有问题。如果有一定量的寄生虫和治病细菌,那么合理的处理加工可以把它们充分地杀灭。但是,我们很难判断鱼的身上是否带有这些“风险因素”,也不一定清楚它们是否经过了规范合格的预处理。生吃并不意外着一定有问题,只是风险要高一些——当“美味”和“风险”出现了冲突,如何抉择就完全是个人的喜好了。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