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医疗资讯 > 深海鱼身上也会携带寄生虫

深海鱼身上也会携带寄生虫

时间: 2012-10-16 10:56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不少年轻人一直认为,三文鱼是深海鱼,而深海鱼是寄生虫的禁区,吃三文鱼刺身没有问题。即使有寄生虫,只要多蘸点绿芥末吃就不会感染。

摘要:

  不少年轻人一直认为,三文鱼是深海鱼,而深海鱼是寄生虫的禁区,吃三文鱼刺身没有问题。即使有寄生虫,只要多蘸点绿芥末吃就不会感染。但是近日,香港饮食名家蔡澜在香港某周刊上发文指出:“正统的日本铺子,一定不会卖三文鱼刺身,因为他们老早知道它的虫极多,只能用盐腌制过后烧熟来吃。三文鱼鱼肉颜色一直保持鲜红,即使腐坏了也不变,又闻不出异味,要非常非常小心。”此言一出,激起网上议论纷纷。

  但这丝毫没有动摇“三文鱼控”们的想法。究竟生吃三文鱼会不会感染寄生虫?多蘸点芥末能不能杀灭、减少寄生虫带来的危害?记者特意采访了相关专家,请专家为大家一一剖析。

  据报道,根据生活海域,三文鱼可分为两大类:太平洋三文鱼和大西洋三文鱼。太平洋三文鱼主要生活在美国的阿拉斯加和日本的北海道,大部分是野生并在河海之间回溯的鱼,因此一般认为太平洋三文鱼是淡水河的鱼,含菌与虫较多。而挪威和智利的北大西洋三文鱼不会经历“回溯河里”的过程,一般在深海养殖,因此比较适合做鱼生。

  此外,目前市面上还出现一种以假乱真、价钱比三文鱼便宜得多的“虹鳟”。虹鳟是淡水鱼,做成生鱼片后,色泽粉红鲜嫩,难以和三文鱼相区别。

  广东是肝吸虫病的高发地区,生食或吃未熟透的淡水鱼虾容易患上肝吸虫病,但千万不要以为吃深海鱼就不会得寄生虫病。科学松鼠会、果壳网等网站指出,深海鱼不是寄生虫的禁区,生吃海鱼也不能排除感染寄生虫的风险。寄生虫在幼虫阶段所寄生的动物,称作“中间宿主”,寄生虫需要利用中间宿主作为媒介,去感染它们的**目标“最终宿主”。在最终宿主身上,寄生虫会由幼虫成长为成虫,或者通过有性繁殖完成传宗接代。

  深得广州市民喜爱的三文鱼,就容易被最为臭名昭著的“异尖线虫”感染。此外,大马哈鱼、金枪鱼、海鲈鱼、鳕鱼、带鱼、海鳗、石斑鱼、鲱鱼、真鲷等等海鱼也易被异尖线虫感染。由于异尖线虫的第三期幼虫无法在人体内发育为成虫,2~3周后死亡;但它依然能够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人们生食海鱼,或将鱼的内脏用于喂养畜禽以及其他动物,而造成人类的感染,临床通常表现为恶心、呕吐、急性腹痛等。异尖线虫病在日本、韩国、法国等多个喜欢生吃深海鱼的国家流行。仅在1990年之前,生食大国日本就发现了异尖线虫病16000多例。

  通常所说的芥末分为黄芥末、绿芥末。市面常见的是绿芥末,其主要成分是山葵根、茎的提取物。芥末独有的清新气味和辛辣味道,使其对味觉、嗅觉有刺激作用,但是否就代表它具有杀虫、杀菌的作用?根据2006年发表的《东海鱼类异尖线虫感染调查及其幼虫对青芥辣的耐受研究》,用绿芥末配成1克/毫升、2克/毫升、3克/毫升浓度的溶液,浸泡游离的异尖线虫,结果15分钟后均无死亡的虫数。浸泡20分钟,幼虫死亡率分别为3.33%、6.67%和3.33%。需要经过55分钟后幼虫才能全部死亡。

  武警广东总队医院营养科副主任曾晶介绍,绿芥末中含有葡糖异氰酚酯,该成分能抗菌保鲜、抗氧化、抗肿瘤、抗寄生虫。资料显示,葡糖异氰酚酯具有一定杀菌、抑菌作用,它能杀死大肠杆菌、黄色葡萄球菌,对白念菌、溶血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痢疾杆菌、沙门氏菌等具有遏制作用,但对主要存在于熟肉类制品中的芽孢杆菌的杀菌作用较弱。

  曾晶表示,芥末虽然对提升口感、祛除腥味有积极作用,但不能依靠芥末来杀死鱼生的病菌。实验证明,绿芥末杀菌作用随浓度增加而更强;此外,还与处理时间有关,鱼生在一定浓度的芥末中处理90~120分钟,才能达到杀菌效果。 

相关标签
深海鱼
身上
也会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