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剖析:青少年抑郁需要更重视
文章上传时间:2020-10-17 19:56:56
很多是家长的问题。有些孩子认为自己需要就医、服药,但是家长不支持,觉得没有什么大事,认为孩子只是不开心,想开了就好了。”无奈之下,许多孩子只能打来电话倾诉,有的即使到了抑郁的严重程度也没有办法接受治疗。
儿童精神问题的宣传还不够,很多家长老师的认识不足。有的患儿已经出现了幻觉、妄想等症状,甚至有自杀的想法,但家长对孩子的干预还仅限于去做心理咨询层面,很可能贻误病情,错过较好治疗时机。
青少年正处于神经系统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性格发育的重要阶段,接触的信息量巨大,面临的压力大,各种诱惑也特别多。抑郁的发生有遗传因素,也有环境对个人的塑造,不能单纯归因为孩子“不够坚强”,而忽略每个人对压力的适应能力。
专业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治疗人员远不能满足当前需求,心理咨询治疗缺乏规范的考核体系。 儿科医生缺乏,精神科医生缺乏,叠加起来儿童精神科医生就更缺乏。我国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儿童青少年约3000万人,而专门的儿童精神科医生很少,可能不足500人。在一些高校,随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和诉求不断提高,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服务量也明显提升,目前部分高校的心理咨询服务已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