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第十二医院

失眠是因为没有累着吗?

文章上传时间:2022-01-26 21:10:41

主观:主要是睡眠卫生不良引起。


睡眠不规律。白天忙于工作,到了晚上似乎才是属于自己的时间。晚上泡吧/追剧/游戏/逛街/聚餐等等。工作日睡眠被延迟,同时就寝时间不固定,到了休息日,妄图通过增加睡眠来弥补睡眠的不足。殊不知,睡眠并不像银行,你不能通过积累债务,留到以后进行偿还。我们如果有一晚损失了我们相应的睡眠时间,即使后面连续几晚想睡多久就睡多久,以便恢复精神,确实我们会睡的更久,可是失去的那一晚,我们却无法找回来了。因为我们大脑并不存在睡眠的“信贷系统”,转而言之就是,人类并无储存睡眠的细胞。人类在漫长的进化史中,从未面临过睡眠不足的威胁,因此也就无需进化出克服睡眠不足的一系列安全保障机制。


另一个主观性睡眠剥夺的主要原因就是心理因素。


现代社会快节奏的发展,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家庭压力等长期积压在心里,负面情绪长期得到不到释放,久而久之引发了一系列的心理疾病。长期的精神高压状态,各种问题带到床上,睡前脑袋不由自主的上演“小剧场”,直接诱导了失眠。


客观:


主要的“睡眠剥夺”就是长时间的工作。伴随互联网的发展,当代年轻人工作压力大和工作时间越来越长。加班似乎成为了常态。据猎聘最新发布的《当代年轻职场人现状洞察报告》显示,有超过76.71%的“90后”日常加班,其中有90%加班时长超过1-3h左右。而城市发展越迅速,加班比例越高。其中996工作制似乎成为了无数打工人的噩梦。长时间的工作,客观上强行对我们的睡眠进行了“剥夺”。


另一个客观性睡眠剥夺就是“环境”。


这里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生环境。物理环境:环境中的光亮度,声音,温度,湿度,寝具的选择等。不理想的物理睡眠环境可引起睡眠焦虑,同时可能加强就寝前的睡眠唤醒,引起“条件反射性阻睡联想”等。而心生环境(心理和生理环境)包括:睡前身体和精神状况。如曾经诊断过患有心理疾病,或者与短时间内与心理疾病有关的精神症状,甚至是精神障碍患者,容易让患者淡化情绪方面的症状,突出表现为失眠。或者是使用影响睡眠的食品/药品/精神活性物质,以及患者本身患有的躯体疾病的影响(合并疼痛/呼吸困难等),都会从客观上对我们进行“睡眠剥夺”。


上一篇

抑郁症家属必了解的服药常识//南昌市第十二医院支招

下一篇

江西看心理选择第十二医院是否抑郁症患者都有失眠症状

推荐专家
更多
王国陶精神科医生

24小时在线服务

擅长:擅长项目 失眠...

立即咨询
陈友珍主治医师

24小时在线服务

擅长: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

立即咨询
黄春红高级私人心理咨询顾问

24小时在线服务

擅长:框架建立、关系修复...

立即咨询
科普文章
更多
相关推荐
找医生 查疾病 找医院 问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