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88% 的网友不了解酒精会对服用药物产生极大影响。在服用药物时应避免饮酒,不少抗生素药物与酒精同时进入身体后,有可能导致一些不良反应,轻者头晕、恶心。
4误区
依靠药物减肥 危害:严重可致昏迷
近一段时间,网上流传服用二甲双胍能减肥瘦身的说法。51.31%的网友竟然认为这是安全有效的。专家表示,二甲双胍属于降血糖药物,降低血糖的同时确实有减轻体重的效果,但正常人过量服用有可能导致乳酸酸中毒,轻者出现乏力、恶心、头昏等症状,重者可致意识障碍、深度昏迷,给身体造成额外损害。
5误区
服药时间不讲究 危害:可致消化道疾病
50.43%的网友不知道睡前服药的正确方法。睡前服药是指睡前15至30分钟服用,需要注意的是服药后要稍做活动,然后再卧床休息。50.27%的网友不知道“顿服”是指将一天的用药量一次服下。
6误区
保质期不分情况 危害:救命药变无效
硝酸甘油是一些上年纪的人常备的“救命药”之一,硝酸甘油的保质期一般为1至2年,但是开封后应在3至6个月内用完,否则药效会打折扣。存在同样问题的还有眼药水,眼药水无菌要求高,30天内用不完较好弃用,同时还要注意在2至8摄氏度的冷藏条件下保存。
7误区
牛奶服药 危害:阻碍吸收
不少人为了节省时间,在吃早餐时用牛奶服用药物。专家指出,某些药物(如土霉素、四环素)不可与牛奶或乳制品同服,否则将与牛奶或乳制品中的钙离子结合,严重影响药物吸收。
8误区
非处方药不分类 危害:乙类非处方药更安全
公众对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区分比较清楚,但50.83%的网友不知道非处方药还分为甲、乙两类,56.62%的网友不知道哪一类更安全。专家提醒,乙类非处方药安全性更高,更推荐公众使用乙类非处方药。
本报记者 贾晓宏J146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