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法国《欧洲时报》报道称,在当地时间9月4日法国非政府组织“未来世代”通过媒体表示,欧洲人餐桌上近2/3的食品都含有可能导致癌症、不育、基因突变的内分泌干扰物。该协会指出,
前日,法国《欧洲时报》报道称,在当地时间9月4日法国非政府组织“未来世代”通过媒体表示,欧洲人餐桌上近2/3的食品都含有可能导致癌症、不育、基因突变的内分泌干扰物。该协会指出,“安全阀值”现已是落伍概念,根据年龄、身体状况,接触时间长短,以及不同干扰物的叠加作用,科学家认为无法估测令其产生作用的“最低量”。
根据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关于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最新报告,2016年的样品中96%有农药,但在法定限度内;51%含量极少,难以统筹分析。因此EFSA与大多数卫生机构总结称,欧洲人通过接触农药残留导致健康问题的“风险低”。
“未来世代”则认为,所有农药都有可能含内分泌干扰物,并有可能在所谓“法定限度”之内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因此该协会专注于剩余的、检测到农药残留的49%食物样品报告。
据报道,“未来世代”解释说,EFSA在报告中预设“农药在某一阀值内对健康无影响”的前提。但事实上,“内分泌干扰农药不一定符合常规毒理学中被普遍接受的原则,即毒剂只要低于某一阀值,就没有毒性作用”。
该协会指出,内分泌干扰物并非通过单次量“毒剂”起作用,而在于接触时间和时机。胎儿、婴儿、青少年和老年人是最易受害的年龄区间。对三个月的胎儿来说,母体接触到内分泌干扰物是灾难性的。法国《60万消费者》杂志在2017年4月的报道中指出,法国儿童全部已经接触过内分泌干扰物,无论他们住在哪里、饮食何物,这些物质可以通过空气、土壤、**水传播,影响波及几代人。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