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闻视点 > 秋风起需警惕血压波动 专家:早晚量血压

秋风起需警惕血压波动 专家:早晚量血压

时间: 2014-09-01 15:56  来源: 羊城晚报   编辑:

在夏季,由于气温高,血管处于扩张状态,血压会相对较低,高血压患者甚至可以减少药量。然而入秋后,随着气温逐渐下降,患者的血压有可能会上升,此时还用原来的药量或控制不了血压。

摘要:

  受访专家/广东省人民医院高血压专科主任医师 冯颖青

  文/羊城晚报记者 张华 通讯员 张丹娜 靳婷

  在不知不觉当中,中秋节即将来到。而在北方此时已有了凉意,广州早晚也会感到秋意。在转季到来。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不少高血压患者会出现血压波动。专家提醒,季节变化时,最好每天早晚两次监测血压。如果发现血压升高,最好看看专科医生,及时调整降压药的剂量和种类。

  六成患者,一转季血压就变化

  在夏季,由于气温高,血管处于扩张状态,血压会相对较低,高血压患者甚至可以减少药量。然而,入秋后,随着气温逐渐下降,患者的血压有可能会上升,此时还用原来的药量可能控制不了血压,所以,一转季,高血压患者就应该特别关注自己的血压变化。

  “在门诊,大约有六成高血压患者属于季节性高血压,尤其是老年人,只要一转季,比如由夏季转为秋季,由秋季转为冬季,他们的血压就马上有变化。”广东省人民医院高血压专科主任医师冯颖青说,“目前,季节性高血压是业内研究的热点话题,这一现象的出现可能与老年人身体适应性差有密切的关系。年轻人在面临季节变化时,身体适应能力强,血压变化不大。”

  当血压变化时,80%的人没有任何感觉,所以专家提醒患者,转季的时候一定要多量血压,比如早上起床后静坐10分钟,然后测血压。晚上八九点钟或睡前,静坐10分钟后再测一次血压。一天测两次,以观察血压是否升高了。

  调整药物,要听医生指引

  许多老病号往往觉得“久病成医”,增减药物自己很“在行”。冯颖青说,调整药物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加一个药,或者增加一个药的剂量,这些都很有讲究,万一弄错了或服用不合理,容易导致药物副作用的增加。

  冯颖青还强调,高血压老病号,尤其是合并冠心病、高血脂、肾病等患者,一定要一个月见一次医生,这样才能让医生全面了解你的血压控制情况,以便准确、有效地用药,控制好血压。

  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每个人都有个体差异,血压的控制也不能一概而论。

  (1)高血压患者,在能耐受的情况下,逐步把血压控制到国际公认的140/90mmHg以下(即降压达标),是保证降压获益的根本。

  (2)超过60岁的老年患者,降压目标为<150/90mmHg,如能耐受可进一步降低。

  (3)严重冠状动脉狭窄或高龄老年患者更应谨慎地逐步降压,舒张压一般不宜低于60-70mmHg。

  四大用药原则,患者应谨记

  目前,还缺乏针对高血压的根本性治疗方法,所以,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用降压药,以保证血压平稳,预防脑中风、心梗、肾病等。但是,在用药过程中,很多患者依从性很差,要么抗拒用药,要么擅自使用很多药。冯颖青指出,高血压患者用药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从小剂量开始。绝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用降压药。从小剂量开始有助于观察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如效果欠佳,可逐步增加剂量。尽可能用相对小而有效的维持量,以减少副作用。

  (2)优先应用长效制剂。尽量使用一天一次服用而具有24小时平稳降压作用的长效制剂,以有效控制全天血压与晨峰血压,更有效地预防猝死、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事件。中、短效制剂,每天需服药两三次,易发生漏服或错服,导致血压波动较大,心脑血管病风险增加。

  (3)联合用药。只有30%-40%的患者服用一种降压药就能降压达标,约有70%的病人需联合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才能降压达标。联合用药,既可服用多种降压药,也可服用单片复方制剂。

  (4)个体化。患者的体质各有差异,产生高血压的机制不同,一类药物对部分患者有效,对另外一部分患者也许并不适宜。因此,不能机械地套用或照搬他人(比如老伴)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血压升高的类型与幅度、有无并发症或并存疾病等),量身定制适宜的降压方案。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新闻推荐

日本特大暴雨 暴雨洪水如何自防自救
日本特大暴雨 暴雨洪水如何自防自救

据日媒报道,受由今年第18号台风“艾涛”转成的低气压影响,日本茨城县遭到...[详细]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