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闻视点 > 医学界常用美食词典 你会坦然接受吗

医学界常用美食词典 你会坦然接受吗

时间: 2014-08-06 16:41  来源: 钱江晚报   编辑:

在吃货的眼里,有满桌子的美食总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所以在大快朵颐前总要拍下来上传朋友圈。

摘要:

  据记者近日从相关方面了解到,在吃货的眼里,有满桌子的美食总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所以在大快朵颐前总要拍下来上传朋友圈。

  然而,这些引人食欲的名词,却也出现在从古至今的医学记录之中。干酪样坏死、巧克力囊肿、葡萄酒色斑……当你听到医生嘴里冒出的一串串美食名称时,你对原本陌生的疾病是懂了好多,但是否对那些美食会大倒胃口?

  记者昨日走访杭城一些医院的专家,请他们对医学界的这份“美食词典”解读一下,那些用食物来表述的疾病与食物本身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全科医生表示

  向病人讲解时要慎用

  浙大一院全科副主任医师叶开升对钱江晚报记者说,医学界的“美食词典”由来已久,还挺丰富的。涉及的医学学科也五花八门,比如有妇科的巧克力囊肿,皮肤科的葡萄酒色斑,以及呼吸科的干酪样坏死等等。

  这些食物与疾病有关吗?叶医生给予了否定。“不是的,只是根据各种病症的反应、表现,用美食和它们配对罢了。疾病发生与这些食物无关。这样说法,对于医生们来说,让他们在内部工作交流中方便了很多,当然副作用也是存在的,比如和病人解释他患上的病症时,一定要慎用这些词语。”

  叶开升就碰到过这样的病人,那是位大学毕业生,得了肺结核。那天,叶开升习惯地向这位病人解释病况,“肺结核坏死的地方是黄色的,样子和经常吃到的奶酪一样,发病率还蛮高的。”

  这样清晰透彻的解释,让这位本是奶酪爱好者的小伙子难受了好几天,“这位小伙子再来看病的时候就对我说了,听了这个比喻后,他看到奶酪就没胃口了。”

  在这之后,叶开升就将“美食词典”中的词汇谨慎使用了,“就怕有些病人有心理障碍,接受不了。”

  不过在工作的时候,叶开升还是会用这些简单明了的词语和同事交流。在他的科室里,他们甚至自己用“美食词典”的逻辑命名了一些症状,“比如痔疮患者脱肛的部位,我们就叫做‘甲鱼头’;胰腺炎的蓝色病变,叫做‘葡萄皮’。”

  心理专家提示

  或可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

  不过在采访中,记者也遇到了与叶医生看法不同的心理医生。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院长助理、主任医师、精神科主任施剑飞说:“美食词典最早是从西方国家流行起来的,医生通过最直观的方法,把公众陌生的疾病与熟悉对象联系起来。”

  施主任认为,用美食给病症命名有意想不到的好处,“取名方式相对食物化,还能让人有战胜病痛的信心。”施剑飞开玩笑地说,“这些东西都能被我吃掉,这个病还治不了吗?”

  不同病症的命名都带有不同的目的,在施剑飞看来,今后大家也可以利用这样的命名规则,达到想要的目的,“比如有人不喜欢自己的老公喝酒,可以把啤酒叫做马尿,下次喝酒的时候,他就有厌恶心理。”在一些健身房的减肥教练口中,这一点就经常被利用,让学员对高热量高脂肪的美食敬而远之。

  营养学家希望

  不要因病废食

  在国内,向来有“以形补形”的说法,可是这些病和它们所对应的美食没有关系,大家以后在享用这些美食的时候,千万不要有这样的心理负担啊。

  “比如奶酪富含蛋白质、脂肪,吃这些东西不是造成‘干酪样坏死’的原因。”浙医二院营养科医生金星说,两者只是外观相似,并不直接相关。

  还有一种是真的有益于健康的,比如胡萝卜切开后,横截面很像瞳孔;核桃掰开后,核桃肉就像大脑的样子,它们也已经分别被证明了对视力、大脑有好处,“这是巧合,并不是科学。”金星认为,选择食物要多了解它们内含的营养素,做到品种多样性,取量合理。

相关标签
美食
疾病
皮肤科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新闻推荐

日本特大暴雨 暴雨洪水如何自防自救
日本特大暴雨 暴雨洪水如何自防自救

据日媒报道,受由今年第18号台风“艾涛”转成的低气压影响,日本茨城县遭到...[详细]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