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闻视点 > 鲁甸地震:专家不建议非专业人士进行心理援助

鲁甸地震:专家不建议非专业人士进行心理援助

时间: 2014-08-06 16:29  来源: 科技日报   编辑:

云南鲁甸地震发生后的第三天,各路救灾队伍仍在向灾区最深处驰援,与此同时,昨日赶到灾区的昆明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5位专家也开始了积极的工作。

摘要:

  云南地震牵动着人们的心,据了解云南鲁甸地震发生后的第三天,各路救灾队伍仍在向灾区最深处驰援,与此同时,昨日赶到灾区的昆明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5位专家也开始了积极的工作。

  “一个14岁的小女孩,头部受了伤,当时她从土里逃出来后,想救出同样被埋的表弟,但最终表弟丧生。她的家庭成员中也有多人丧生……”5日上午,记者连线到了其中的一位心理干预专家唐岩。他介绍,昨晚抵达鲁甸县以后,他们就到县医院等地方巡诊。巡诊中,他发现有一个小女孩症状比较明显,就即刻对她进行了心理干预,今早,又对她进行了再次回访。

  “我们中心这次派往灾区的几位医生,都是非常有经验的心理干预专家,他们参与过汶川地震后来昆明就读的一些孩子的心理援助,也参与了今年3月1日昆明火车站暴恐案受伤人员的心理治疗。”向记者介绍情况的是该中心另一位心理干预专家黄芹。

  黄芹说,灾难性事件后,很多人都会紧张、恐惧、失眠,需要心理医生对其进行一系列的正常化、稳定化技术干预,比如告知当事人紧张恐惧情绪是正常反应,对其采取家人陪伴、社会工作者陪伴,给予其心理支持。如果有人症状持续很长,超过一个月以上,并且反复有灾难场景闪回,在心理干预医学上称之为创伤后应急障碍,那就得进行进一步治疗。

  她告诉记者,汶川地震后,有400多学生来昆明借读,昆明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组成若干小组对这些孩子进行了很长时间的心理干预治疗,因为这些孩子中不少都有失眠、事件回闪症状。昆明火车站暴恐案发生后,中心又持续一个月对受伤群众进行心理干预,一直到伤员出院。事后,还对受伤人员所住医院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生、护理人员进行了4次心理干预常识培训,让参与救护医生学习缓解压力。

  她强调,不建议非专业人士进行心理援助,因为这项工作有一整套心理治疗技术,“不是你有爱心就可以进行心理援助,反复把当事人的心理伤口撕开,没有进一步的治疗,有害无益。”

相关标签
救援
应急
医疗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新闻推荐

日本特大暴雨 暴雨洪水如何自防自救
日本特大暴雨 暴雨洪水如何自防自救

据日媒报道,受由今年第18号台风“艾涛”转成的低气压影响,日本茨城县遭到...[详细]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