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公开征求意见的二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标准,因限定了死亡率而引发争议:这样做是否会导致大医院拒收重症患者,让生命垂危的病人只能“回家等死”?
据记者近日从有关方面了解到,正在公开征求意见的二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标准,因限定了死亡率而引发争议:这样做是否会导致大医院拒收重症患者,让生命垂危的病人只能“回家等死”?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赵明刚29日就此接受了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的专访。
死亡率指标是如何制定的?
一家省级医院手术科室的临床医生说:“越是大医院越是好医院,收治的高危病人就越多,死亡风险就越高。死亡率新规一刀切的做法,符合医学规律吗?”
赵明刚说,住院患者和住院手术患者死亡率指标的获得,是委托相关学会协会,对几百家二三级综合医院开展的基线调查,测算出的中位数指标。
他说,客观地讲,有许多医院的统计指标值比这个指标要好,也有一些医院目前没有达到这样的指标,希望未达标机构全面分析原因,如果是因为重患多,那是正常的;如果是因为有一些地方做得不到位、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的,要争取实现这个指标。
指标仅供参考比照
一家二甲医院负责人说:“如果用死亡率作为刚性指标考核医院,医院很可能会层层分解指标到科室、医生头上。这样一来,医生在收治病人时难免会受影响拈‘轻’怕‘重’。”
赵明刚说,死亡率是个引导性指标,不是强制性指标。这个指标是为了让医院去参考、比照,而不是说哪个医院或医生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点不达标就要受处罚。
他说,我们是通过限定死亡率指标来告诉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执业中要加强管理,重视人员培训,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让医疗服务取得更好的疗效,切实维护百姓生命和健康。
推诿重症患者将被查处
来自安徽安庆的患者李某今年79岁,是一位肺癌晚期患者,正在住院治疗。其家人听说死亡率指标后表示:“医生说我家老爷子撑不过三个月,医院也是本着人道主义给他治疗。医院要是为了死亡率达标让我们出院,我们只能‘回家等死’了……”
赵明刚说,救死扶伤是医生和医疗机构的天职,医疗行业的道德准则绝不允许出现这种情况。卫生计生部门对医院要进行客观、科学、规范地管理。对医院的评价,既要看工作量,又要看收治的病种。希望大医院回归功能定位,更多地收治疑难重症患者,把恢复期、康复期的患者下转到基层医疗机构,目的是在我国形成分级医疗的格局,更方便群众就医,减轻群众费用负担,让人民群众能得到适宜的、便捷的、优质的医疗服务。
他说,如果有个别医疗机构违反规定,推诿患者,我们一定会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