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就已经内部下发征求意见函,拟对低价药、省管OTC、目录外专利药品等实行价格放开。据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消息,在7月中旬最新的征求意见中
据记者近日从有关方面了解到,发改委就已经内部下发征求意见函,拟对低价药、省管OTC、目录外专利药品等实行价格放开。据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消息,在7月中旬最新的征求意见中,药品范围不仅停留在省管OTC等品种上,而是欲将范围拓宽,非处方药、非医保的部分品种的价格都将放开。
根据意见稿,拟放开药品价格的范围,包括医保目录外的国内物质专利药品、医保目录外血液制品、零售药店出售的医保目录非处方药品、医保目录中药品通用名下不报销的药品剂型、国家统一收购的计生药具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5类品种。
若上述5类品种取消政府定价,则将由生产经营企业根据市场供给自主定价。这也就意味着,零售药店的非处方药(医保内、医保外所有品种)、医保外的专利药、血液制品拟全部放开价格。
为了避免价格放开之后药价不断攀升问题,征求意见稿还显示加强对**产品或具有一定垄断性的药品的重点监测,同时要求各省也制定省管品种的实施方案。据了解,江西已经放开601种省管非处方药(OTC)品种价格,30个重点监控的非处方药品种的价格5跌1升24平,价格总体稳定,市场供应正常。
将探索药品价格形成机制
此前,有药企负责人指出,政府应适度放开药品价格管制,除对政府统一采购免费提供的免疫规划、疫苗、计生药具等实行政府定价以外,其他药品的价格,可由制定最高零售限价改为制定最低基准价。而此番,发改委的动作更大,部分药品价格直接由市场决定。
针对发改委拟放开部分药品价格的消息,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今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已经先后放开了医保目录中低价药品价格及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由此可见,探索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是发改委今年的工作重点。
据媒体报道,在2013年国家发改委医药价格座谈会上,发改委就已经开始酝酿这一工作模式的转变,提出“基准价”这一概念,即通过对药品实施定额医保支付,超额患者自付的管理方式,让药企主动开展价格竞争,形成更为合理的药品价格。今年5月,低价药(化药3元以下、中药5元以下)全部在标准范围内取消药品最高零售价。彼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亦多次强调,“低价药是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探索的先行试点”。
在此前于江苏泰州召开的国内价格协会医药价格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会上,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已经在相关部门形成共识,真正在做的是技术操作层面上如何落实。其还坦承,中成药等调价工作的缓慢正是因为这一工作重心的转移。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相关人员在一次内部会议上指出,药品价格管理的关键是药品交易价格由市场形成。政府通过事先制定好的价格,给生产者、经营者、医院明确指导,发挥购销主体积极性,节约采购成本。而这个价格是基于市场竞争形成制定的,与医保支付价格密切相关,这个价格发挥的作用是核心作用。
“药价改革最终要走向将定价、招标、报销等紧密结合的形式,关键要体现事先引导、采购主体有积极性、超支自己负担、节约归已等一些特征。”一位医药分析师如是说。
按照广东金康药房连锁有限公司经理郑浩涛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说法,“如果一天的营业额达不到三四万元,一般的网上药店就很难生存,而大多数是达不到这个标准的。”
有医药电商人士坦言,互联网是烧钱的行业,建设医药电子商务尤其是B2C平台,第一年基础投入就需要约380万。投入了基础费用,还要投入运营费用。互联网上的网络多如牛毛,如何让消费者知道?如何让消费者便利又快捷地实现网上交易?这些问题对于每一家网上药店来说,不仅需要不计成本地网络推广,线下推广,还需要信念,需要坚持。
多重因素制约网上药店发展
近年来,医药电商发展迅速,2010年网上药店销售额还没过亿,2012年网上药店销售额已超过16亿;2013年医药电商销售总额超过40亿。相对医药零售市场2558亿的规模来说,药品网上零售占比还很小,发展空间巨大。
不过,网上药店面临的困境同样不少。有媒体刊文指出,网上药店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是,以低价营销发家的网上购物模式,势必将搅乱现有的药品价格体系。从目前的天猫医药馆和京东的好药师旗舰店来看,其加盟的网上药店为做大销量,时常推出诸如“团购”、“秒杀”等价格杀手锏。而层出不穷的“斗价”现象,刺激网上药店之间陷入一种畸形的竞争。
有电商观察人士曾撰文指出,国内网上药店的环境很恶劣,医院占据了药品销售的74%左右,尤其是处方药,这部分市场不会被网上药店争抢,真正属于其市场空间的仅仅是药店零售的OTC部分,大概仅有五六百亿的规模,由于医保也没有向网上药店开放,这个规模也得打个折扣,而OTC药品存在单价和毛利率低的特点,网上药店在物流和药剂师服务上耗费更多成本,其实并不适合开展电子商务服务。
如何实现盈利,是网上药店面临的一大难题。受制于网上买药未成气候,消费规模难以越过盈利平衡点。而医保卡不能用于网上买药、处方药无法网上购买等现实限制了消费者的行为。据了解,即便是在消费、监管、物流等都更为成熟的美国市场,网上药店盈利也不容易。
另一方面,网上黑药店频被曝光,也影响了正规网上药店的声誉。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来,陆续有200多家网上黑药店被曝光,但是这个数字对于现有的网上黑药店不过是沧海一粟。部分黑药店即使已经被曝光,接着就会换个域名继续销售。这不但严重威胁到了消费者的利益,对医药电商来说,也成了难言之痛。
在搜索引擎上,记者以“网上药店”为关键词可获得上千万条相关信息,其中各种网上药店更是让人眼花缭乱。而正式获取“两证”的网上药店的信息,则被众多“虚假信息”冲击得零零散散,甚至会被这些黑药店抹黑。
多家正规医药电商负责人表示,因为网络不规范,消费者在网上很难找到一个正规的网上药店,这需要相关主管部门从市场的角度进行调控规划,同时加大打击力度。“这些网上黑药店犯罪成本太低了,他们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虽然网上售药是业界的发展趋势,但是这些黑药店的做法完全扰乱了市场,网上购药市场就被他们这样搞坏了,正规的医药电商现在只能烧钱赚吆喝。”
此外,执业药师一直是影响医药零售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甚至制约着企业的开疆拓土。不仅是实体零售药店,争夺人才的战火已蔓延到了医药电商。此前不久《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推出,使网上药店对执业药师这一稀缺资源的竞争更加激烈,人力成本大增。
处方药网售解禁遭抵制
“只能销售非处方药”一直是网上药店的最大制约,根据国家食药监总局前不久发布的《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拟允许互联网药品经营者凭处方销售处方药,允许三方物流配送药品。此举被认为打通了医药电商的“任督二脉”。
而就在医药电商们还在为网售处方药或解禁欢呼之际,一封联名上书信正发往国家食药监总局和商务部。参与联名上书的主要有国药旗下国大药房、老百姓大药房等数十家连锁药店,以及国内医药商业协会、国内医药物资协会等近10个国家、地方级行业协会。
有药店负责人指出,网上药店违法成本很低,加之网上药店属地管辖,其服务范围又可遍布国内,这样大大加剧了监管难度和监管工作量。如果再降低网上药店准入要求,会导致网上假劣药泛滥。“处方药有很强的毒副作用,我国又是抗生素滥用范围较广的国家,零门槛放开网售处方药将使得合理用药难以保障。”
除了导致假劣药品泛滥外,上述行业协会和药品零售连锁企业还提出了另外两个反对理由。第一,网上药店的药品储存、运输条件难以符合要求,如果盲目降低网上药店准入门槛,药品配送过程的运输条件堪忧,有可能危及药品内在质量;第二,网上药店远比实体店情况复杂,现有条件下难以对网上药店实施有效监管。
“放开处方药网上销售,其实更有利于用药安全的监管。”八百方医药健康网购商城品牌负责人胡飞琴对南方日报记者表示,国家一直非常重视用药安全问题,在实体药店购买处方药需要凭处方单进行购买,但是药店处方药线下销售是很难监管的。
在胡飞琴看来,借助于现代互联网技术,网上售药可实现药品销售全程信息化管理,全面记录售药机构信息(药店名、药店联系方式等)、购药者信息(患者姓名、电话、地址等)、药品销售信息(药品名、购买数量、购买频率等),从而有助于用药安全的管理落到实处。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