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闻视点 > 有色金属企业废气致24名儿童血铅超标

有色金属企业废气致24名儿童血铅超标

时间: 2013-05-31 17:34  来源: 南方日报    编辑:

105名村民化验,24名儿童血铅超标。昨日,南都记者获悉,针对英德东华镇儿童血铅超标事件,当地环保部门已经介入调查。

摘要:

  105名村民化验,24名儿童血铅超标。昨日,南都记者获悉,针对英德东华镇儿童血铅超标事件,当地环保部门已经介入调查。

  24名儿童查出血铅超标

  本月中旬,东华镇东升村委20多名儿童集体血铅超标的消息在网上传开,矛头直指英德市新裕有色金属再生资源制品有限公司。当地村民发帖称,2002年,新裕公司在东升村西面500米处建厂房生产,至今10年之久,企业大量排放含有铅元素的废气,造成周边树木死亡,村民中毒,要求厂方进行赔偿。

  昨日,记者针对这一消息到东华镇采访,证实今年2月和4月份,新裕公司因为升级改造,组织东升村委督尾、下围二个小组共200名村民进行血铅化验体检,经韶关市职防院医生诊断,14岁以上的136位村民参加体检血铅均不超标,64名(0-14岁)参加体检的儿童中,有24名血铅轻度超标。

  资料显示,新裕公司位于英德市东华镇东升工业园,是利用废铅蓄电池生产铅锑合金和电解铅锭的企业,年处理废铅酸电池50000吨,年产铅锑合金18000 吨和电解铅14000吨。该公司持有广东省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不过曾在2011年被清远市环保局要求停产整治。 2012年12月,相关职能部门通过其整治验收,公司恢复生产。

  政府行动

  安排受害儿童接受治疗

  东华镇政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村民的血铅检查结果出来后,英德环保部门立即会同新裕公司展开调查。根据环保部门的初步调查结果显示:该公司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铅及其化合物虽然是达标排放,但并非零排放,所以其排放的含铅气体经过长年积累,的确对周围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此次东升村24名儿童血铅超标就是因为吸入过量铅尘而导致的。目前,新裕公司除了对设备进行日常维修检测外,已经暂停生产。

  该事件发生后,英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要求有关部门及东华镇密切关注这24名儿童,动员他们到医院接受治疗,并督促企业邀请了韶关市职防院及东华医院医生到东升村讲解血铅超标治疗的相关知识,发放相关宣传资料。

  新裕公司也积极主动配合相关工作,今年3月,向每位血铅超标的儿童发放营养费2000元,帮助他们通过营养干预(食用纯牛奶、西红柿、胡萝卜等食物增强营养)进行身体恢复。同时,向血铅超标儿童的家长发出《通知》,对需要药物治疗的儿童统一安排到韶关职防院进行排铅治疗,企业承担全部费用。

  三方协商

  受污染村庄或集体搬迁

  为妥善解决儿童血铅超标问题,同时,结合该地区周边另有几家类似新裕公司的企业这一实际情况,东华镇与企业多次协商,拟将该地区打造成废旧金属回收基地。目前,该镇正积极与村民协商,由新裕公司出资,在英华茶场附近选址建设商住小区,将督尾、下围两村进行整体搬迁,每户安排一套60平方米以上的住房,并由镇政府引进项目,村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获取分红,解决村民今后生活出路问题。

  东华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镇已成立20个工作组深入督尾和下围村,挨家挨户听取诉求,目前有8个家庭与企业签订搬迁协议。在新村建成之前,企业向愿意搬迁的家庭,每位儿童每年补助10000元营养费。一旦达成协议后,政府即着手征地,要求新村一年内建成。

  小科普:血铅超标指

  血铅超标指是指血液中铅元素的含量,超过了血液铅含量的正常值,如果血铅过高,就预示发生了铅中毒。铅中毒会引起机体的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的一系列异常表现,影响人体的正常机能。中国国家血铅诊断标准:等于或大于100微克/升,为铅中毒。正常血铅水平为0--99微克/升。

  铅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入人体后,对机体的影响是全身性的和多系统的。根据临床表现的存在与否,儿童铅中毒分为症状性铅中毒和无症状性铅中毒(或亚临床型铅中毒)两种。 亚临床性铅中毒主要影响儿童的智能行为发育和体格生长。由于缺乏足以引起家长和儿科医生注意的临床表现,往往容易被忽视,待发现时,铅毒性作用已难逆转。其隐匿渐进的病理特点使其对儿童健康的危害性更大,因此,是儿童铅中毒研究的重点。

相关标签
废气
儿童
血铅超标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新闻推荐

日本特大暴雨 暴雨洪水如何自防自救
日本特大暴雨 暴雨洪水如何自防自救

据日媒报道,受由今年第18号台风“艾涛”转成的低气压影响,日本茨城县遭到...[详细]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