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食品安全 > 专家支招对付网购进口食品乱象丛生

专家支招对付网购进口食品乱象丛生

时间: 2013-11-07 14:43  来源: 广州日报   编辑:

网上的准入门槛低,不似超市有高昂的进场费,这其实大大降低了成本,方便于网店让利于消费者。至于其可信度,据他所接触,具有规模的购物网站在进口食品的可信度方面还是很高的。

摘要:

  近几年,我国食品安全饱受考验,因质量问题被曝光的食品屡屡皆是,国内消费者对食品以及渐渐失去了信心,开始慢慢放弃国产食品,转向进口食品,洋食品成为了不少消费者的新选择。

  过去,进口食品这一舶来品在消费者心中价格昂贵身份特殊,办公桌头摆上几包进口食品,彰显着“识得食玩喝”的小资生活情调。如今,进口食品几乎已成“家常小品”。这其中一来是出于消费者对进口食品的信赖,二是消费者生活水平提高,荷包鼓起,自然有更充裕的资金来“入货”。

  敏锐而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将网购的触角伸及消费市场的各个领域,进口食品网上销售是国内新兴的行业,网上购买进口食品已然成为一种新时尚。随着竞争的加剧,预计高企的进口食品价格也将趋于走低。

  数字

  进口食品年增速达15%

  来自国家统计局研究资料显示,近5年来,国内进口食品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在15%左右。去年,国内进口常规食品销售量达630亿元人民币。美国食品工业协会预测,到2018年,国内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进口食品消费国,市场规模将高达4800亿元人民币。

  据调查,在社会零售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吃喝”品类,正在转移至网购,成为电商下一个竞争热点。其中,进口食品正在成为各大电商竞相争夺的热门品类。

  新现象

  进口食品成为电商“必争之地”

  过去进口食品只在高端超市中能一见芳迹,如今,打开几个常用的大型购物网站,基本个个都在力推进口食品。目前,京东网、天猫超市、淘宝、国内贸促会旗下的进口国内网,主营副食品、零食的中粮我买网,主营红酒的也买网,号称网上超市的1号店等网站都在经营进口食品网站。

  1号店在首页的“商品分类栏”中就能见到“进口食品、进口牛奶”一项,进入该子网页能看见销售内容涵盖了进口牛奶、酒类、饼干糕点、糖果及巧克力、水及饮料、大米面食等十三个品类,据了解,它整个进口品类已经超过18000种,其中进口食品占比超过75%。京东商城和中粮集团旗下的我买网也有类似的设置,天猫超市在首页分类栏的第一项中就打出“进口商品”。

  日前,据媒体报道,1号店已经宣布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六国驻华机构达成战略合作,宣布将共同深耕进口市场,在国内市场引入更多质优价廉的进口商品。1号店董事长于刚表示,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持续发力进口品类,把进口品类作为打造品牌差异化的杀手锏。

  网上进口食品优惠多多

  记者发现,不少网店都推出了购买进口商品的优惠。1号店推出的优惠有很多,如9月30日至10月31日期间进口咖啡买一送一、9.9元1L统一价格的进口奶、10月31日前购买进口饼干二件5折等等。而京东商城的进口休闲零食馆也不时有买一赠一、第二件半价等优惠,吸引了不少购买者。

  消费者说法

  网上进口食品乱象丛生难辨真假

  记者随机采访了5位网购高手,其中3位认为可以在网上购买进口食品,但一定要积累“战斗经验”,“吃多两次亏自然就知道哪些能买哪些不能买”。另外2位“高手”则表示“会在网上购买其他品类的商品,唯独食品以外,无论是国产还是进口的”。他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同一款进口食品,从网上买来的味道口感均与在高端超市中所买的不同。

  另一位消费者敏儿告诉记者,她曾在某优秀食品购物网站上下单买下一款款500g的阿联酋椰枣,一般网站上会将产品的细节图全部呈现出来,包括正反面和侧面等,以方便消费者判断。但到货后,她发现这款椰枣只有全外文的“正面信息”,整个包装都没有中文标签。众所周知,正规渠道进货的进口食品进入流通环节前一定要贴上“中文标签”。“这种不知打哪儿来的食品,真是不敢吃,万一吃出事来不划算”。

  另外,也有消费者反映部分标榜进口的食品实际上产地在国内。比如网上一款英国进口的柠檬绿茶,50g售价32.5元,仔细一看,产地是上海。而国产的立顿绿茶同是50g在网上也就卖10.4元;有效期将过的“临界食品”更是不在少数。

  业内人士分析

  价低源于直接采购和准入门槛低

  从事食品行业十年有余的刘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之所以网上的进口食品零售价远远低于超市,得益于直接采购的模式。网上的准入门槛低,不似超市有高昂的进场费,这其实大大降低了成本,方便于网店让利于消费者。至于其可信度,据他所接触,具有规模的购物网站在进口食品的可信度方面还是很高的。

  在进口食品的商超和电商渠道都非常成熟的西×迪斯公司,其负责电商渠道方面的盛小姐告诉记者,他们公司就会将进口食品直送诸如亚马逊和京东等正规的电商网站,并进行全程质控。

  专家建议

  3招识别进口食品真假面目

  目前网络上销售的进口食品大致可以归为三类:第一类是产地在国外,由国内经销商粘贴中文标识并在国内销售,外包装没有国内的卫生许可证号。第二类是原料由国外厂家生产,国内厂商进行包装和经销,包装上对产品的成分、配料等有较详细的标注,有国内的卫生许可证号。第三类是包装上以外文为主,由国内的厂家进行分装,没有国内的卫生许可证号。某广州本土食品集团郭总介绍,只有第一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进口食品。

  专家支招,3招辨真假。一要看包装上是否有中文标签。根据国家《进出口食品标签管理办法》的规定,标签的内容不仅要与外文内容完全相同,还必须包括以下几项内容:食品名称、配料成分、净含量和固体物含量,原产国家或地区,商品生产日期、保质期、贮藏指南、制造、包装、分装或经销单位的名称和地址。

  二看包装上的经销商信息。对于进口食品来说,其在国内国内的总经销商的名称和地址等信息非常重要,因为一旦出现产品质量问题,需要投诉或赔偿,消费者很难去找到国外的生产商,只能去找经销商,因此,产品包装上的经销商企业名称、地址、电话等信息一定要看清楚。

  三看是否贴有激光防伪的“CIQ”标志。如无“CIQ”标志,消费者有权向经销商索要查看“进口食品卫生证书”。该证书是检验检疫部门对进口食品检验检疫合格后签发的,证书上注明进口食品包括生产批号在内的详细信息。

  同时,专家提醒消费者,其实对于国人来讲,饮食习惯、体质等等都与外国人不同,食品选择方面一定要慎重,不要盲目的跟风,要选择适合自己的。

相关标签
网购
进口食品
优惠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新闻推荐

“生鲜奶”存在安全隐患 消费者不要
“生鲜奶”存在安全隐患 消费者不要直接饮用

  生鲜奶,大家并不陌生,不过,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有关...[详细]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