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政府办公厅下发《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提出: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使全省食品安全治理整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为了加强食品全程监管,消除安全隐患。近日,河北省政府办公厅下发《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提出: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使全省食品安全治理整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我省食品安全工作步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食品安全总体水平得到较大幅度提高。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提出,持续抓好专项整治,围绕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特殊品种,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治理攻坚行动,严厉查处非法添加、地沟油、瘦肉精、私屠滥宰、制售假冒伪劣食品、食品和保健食品虚假宣传以及商标、包装和标签标识等方面的违法犯罪行为。采取整顿、规范、提升等措施,深化对乳制品、食用油、肉类、酒类、保健食品等重点品种的综合治理,大幅度提升大宗消费食品的质量安全保障水平。
针对食用农产品和食品交易市场、农村“食品专业村”、城乡接合部、“城中村”、工地、中小学校及周边等重点场所,我省提出要深入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重点清理、取缔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的“黑作坊”、“黑窝点”。全面排查和严厉整治带有行业共性的隐患和“潜规则”问题,着力消除一批食品安全隐患,端掉一批食品加工“黑窝点”,斩断一批犯罪产业链,坚决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食品安全风险。
湖北省提出要深入开展联合执法。按照“人员固定、相对独立、统一指挥、随时行动”的原则,进一步健全省、市、县三级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完善联合执法启动模式、工作程序和运行方式,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构建由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司其职、各方协调联动的联合执法机制,逐步实现联合执法制度化。省、设区市根据情况适时开展专项食品安全联合执法活动,县(市、区)开展常态化联合执法活动。各级公检法机关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涉嫌违法犯罪案件的移送程序,形成对危害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合力,确保依法对犯罪分子从快捕诉、从严审判、从重量刑,使严惩重处成为食品安全综合治理常态。
要健全质量安全控制制度。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要依法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企业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对食品安全负首要责任,企业质量安全主管人员对食品安全负直接责任。食品生产经营者要严格落实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召回和下架退市制度,并依法及时采取补救、无害化处理、销毁等措施,处置情况要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告。监管部门严把市场准入门槛,严格实施行政许可,防止不具备食品安全保障条件的企业进入市场。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