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不能有效地遏制脂肪分解,结果造成肝内合成的胆固醇增加,胆汁中的胆固醇相应增加,与胆汁酸与磷脂含量比例失调,胆固醇于是结晶析出,形成结石。
以为网友患糖尿病好几年,很注意用药和饮食配合,还常和病友交流,最近听说有个病友患上胆石症,医生说糖尿病患者容易得这病,我们知道糖尿病要注意防眼底病变、肾病、糖尿病足等等,可没听说过还要预防胆石症,请问为何我们糖尿病患者易患胆石症,怎么做好预防?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肝胆专科副主任陈涛教授:胆结石是指发生在胆囊内的结石所引起的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在糖尿病患者,特别在Ⅱ型糖尿病,胆囊结石发病率明显增高,国内报告为28.7%~32.6%,其中女性发病率也同样明显高于男性,并随着糖尿病病程延长,胆囊结石发病率也增高。
为什么糖尿病人容易得胆结石?目前,糖尿病引起胆囊结石的确切机制还在探索中,可能与以下两方面因素有关。一个是脂肪代谢障碍。正常情况下胆汁中的胆固醇、胆汁酸与磷脂含量比例处于一个动态平衡中。而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作用缺陷,不能有效地遏制脂肪分解,Ⅱ型糖尿病患者又常常合并有肥胖、血脂紊乱和高胰岛素血症,结果造成肝内合成的胆固醇增加,胆汁中的胆固醇相应增加,与胆汁酸与磷脂含量比例失调,胆固醇于是结晶析出,形成结石。
还有个因素是,内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内脏自主神经功能对于进食后胆囊的正常收缩排出胆汁十分重要。内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后胆囊运动功能障碍,胆囊大而松弛空虚,排空延迟,胆汁淤积,形成结石。
糖尿病合并胆石症与普通胆囊结石临床表现类似,在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大多是在常规体检中发现。有时可以伴有轻微不适被误认为是胃病而没有及时就诊。部分单发或多发的胆囊结石,在胆囊内自由存在,不易发生嵌顿,很少产生症状,被称为无症状胆囊结石。胆囊内的小结石也可嵌顿于胆囊颈部,引起临床症状,尤其在进食油腻饮食后胆囊收缩或睡眠时由于体位改变,可以使症状加剧。通常表现为胆绞痛。呈持续性右上腹痛,阵发性加剧,可以向右肩背放射,往往会伴有恶心、呕吐。如果进一步合并感染将进展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严重时可以发生胆囊穿孔,临床后果十分严重。
糖尿病患者怎么预防胆结石?对于一般胆结石的预防强调:按时合理早餐;规律三餐;多进食高纤维饮食,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适当运动。而对糖尿病患者还要特别强调以下四个方面:
1.控制血糖在正常或理想范围内,正常的血糖是预防胆结石发生的关键因素;
2.低脂饮食:合理膳食,防止血脂紊乱,既是防止胆石形成的具体措施也是控制血糖的有效方法;
3.积极纠正血脂异常,必要时服用降血脂药物;
4.定期检查:糖尿病病程长、血糖控制不良及高龄糖尿病患者要特别警惕胆结石的存在,最少每年做一次肝胆B超,以早期发现和治疗胆结石。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