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这一项目的生物学家斯图尔特·威廉斯说,截至目前,研究团队已经用3D打印的方式打印出人类心脏瓣膜以及小血管。实验证明,这些小血管在老鼠等小动物身上可以正常工作。
使用打印机打出一个可以在人们体内跳动的心脏,很多人都觉得太科幻了。但是日前,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的科学家正在研究课题。而研究人员表示,这种“生物人造心脏”有望在十年内进入人体实验阶段。
十年展望
负责这一项目的生物学家斯图尔特·威廉斯说,截至目前,研究团队已经用3D打印的方式打印出人类心脏瓣膜以及小血管。实验证明,这些小血管在老鼠等小动物身上可以正常工作。
研究团队计划在三至五年内打印出心脏的各个部件,然后手工把它们组合在一起。不过,这一项目的**目标是用人的自体细胞打印出一个完整的、能用于移植的心脏。
美联社10日引述威廉斯的话报道,这样的心脏不会像他人捐献的心脏或人工心脏那样带来排异问题,患者移植后无需服用抗排异药物。
如果一切能按计划进行,这种生物人造心脏有望在十年内进入人体实验阶段。首批受试者将是无法移植人工心脏的心脏病患者,比如因大小不合适而不能接受人工心脏的儿童。
已有应用
3D打印的原理与常见的喷墨打印类似,只不过喷墨打印时喷出的是墨水,而打印心脏时,从针头中喷出的是细胞,这些细胞一层一层叠起来,形成一个立体的心脏。
威廉斯介绍说,打印用的细胞取自病人的脂肪。这些细胞需要经过仪器净化,再与凝胶混合后放入打印机“墨盒”中,按事先设定的形状打印。最终,这些细胞会长在一起,形成组织。
3D打印技术已经在医学界投入应用。先前已有研究人员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用来撑开患病儿童气管的支架以及心脏瓣膜,康奈尔大学研究人员一年前曾用活细胞打印出一只耳朵。
除了3D打印这一途径外,还有科学家希望能把病人自体细胞放入“模子”,从而制作出包括心脏在内的多个器官。他们已经用这种方法制作出膀胱和气管并成功移植到人体。至于人类的心脏,当前还没有实验成功,不过,科学家们已经在实验室中制造出能跳动的老鼠心脏。 新华社特稿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