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目前肺癌基因检测费用约2000多元。靶向药物的获益人群还将不断扩大——将有30%找到驱动基因而未找到药物的肺腺癌患者,在五六年内有望全部找到药。
专家:恶性阶段应该由医学话事
案例:一名患者体检胸透,发现肺里有异常,到医院进一步CT检查,确定是一个约5毫米的结节。但医生告诉他,目前不用手术或吃药,保持观察就可以了,但患者却请求医生动刀,“一想到肺里有东西,我就坐卧不安!”
专家释疑:
切,还是不切?在医生看来由病情决定,但随着医学常识的逐步普及,再加上患者惯于在网络上搜索相关病例,看病心理在治疗选择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不过,吴一龙认为,真正到了恶性肺肿瘤阶段,最明智的选择还是该由医学话事。早期肺癌,癌细胞局限于胸腔,未发生转移,此时较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手术切除;中期则以多学科综合治疗、化疗和放疗为主;到了晚期,癌细胞转移,目前医学还未有能力治愈,就是以药物治疗为主,尽量延长寿命,提高生存质量。
疑问:早期肺肿瘤切除,还要做基因检测吗?
专家:基因检测最有效之处在于针对性地找药
病例:龙女士体检时发现了肺部异常,确认为早期肺癌后,做手术完全摘除了病变组织。让她感到不解的是,医生还建议她做一个基因检测,“我都痊愈了,为什么还要做?”
专家释疑:
吴一龙表示,国家卫生部门最近叫停了广泛性基因检测,这是非常对的,“那类基因检测,声称找上百个基因,预测将来你可能生什么病,这种算命式检测并无证据支持。”不过,早期肺癌手术后的基因检测并不是上述作用。吴一龙说,首先它是特异性的,检测有没有肺腺癌GFR基因的突变,从而针对性找到靶向药物。其次,在于检测取样的时机,每台手术都会留组织样,但基因组织会慢慢消融,一旦肺肿瘤复发或转移,取样就变得非常困难,因此早期手术后做基因检测的获益就相当大。
据了解,目前肺癌基因检测费用约2000多元。靶向药物的获益人群还将不断扩大——将有30%找到驱动基因而未找到药物的肺腺癌患者,在五六年内有望全部找到药。
治疗肺癌不建议采用生物治疗
细胞疗法,也称生物治疗,近年来在国内各地肺癌患者治疗里“很红”。在国内肺癌高峰论坛上,细胞治疗却不受专家们青睐,甚至95%的与会专家表态:“不主张现阶段做细胞疗法,它应当在实验室做研究。”
吴一龙直言,尽管国家卫生部门曾出台过一份细胞治疗的技术标准,但规定标准仅用于实验室研究,而非临床;尽管不少地方医保将该治疗的费用列入医保报销,但实质上这是违反医学伦理学要求的,因为处于研究阶段的治疗,本不该收取费用。
细胞治疗很贵,做一次抽一次血,费用高达2万元/次,但至今治疗有效性并无循证医学证据,仅有近20例的小样本比照试验,且未有生存期获益、生活质量提升的明确数据。
而“细胞免疫治疗”则受到专家们的热切关注。据论坛通报,美国2013年发现,肿瘤患者的自身免疫细胞之所以对肿瘤细胞不起抗击作用,是因为免疫细胞会与癌细胞结合,随即进入休眠状态,不工作了。因此去年美国研究通过药物,阻断这种结合,从而恢复免疫细胞对癌细胞的杀伤力。吴一龙预计,美国明年或后年就可通过特殊通道批准该药物的使用,而国内则没有那么快,因为今年才开始在国内做该药物的临床实验。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