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优秀发布 > 雾霾与核辐射有关说法缺乏科学依据

雾霾与核辐射有关说法缺乏科学依据

时间: 2014-01-15 09:53  来源: 国内青年报   编辑:

“以上关联,完全是我自己的理论推断。”美国西部时间2014年1月11日凌晨4点,自称在美国西海岸从事电脑行业工作的马可安给国内青年报记者发来邮件。尽管坚称推断合理。

摘要:

  另据国际能源机构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核能机构联合发布的《铀2009:资源、生产和需求》报告,截至2009年1月,全球已探明的铀矿储量为630.63万吨。这,比所谓“1亿吨”少得可怜。

  马可安在邮件中说,即使不考虑混入铀矿石,煤炭本身也会含有超高的铀。他援引一位学者的研究数据称,这个比例“平均也有百万分之三”。

  对此,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煤燃烧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姚强表示,通常而言,煤中的铀元素非常微量,完全不会造成任何危害。

  研究煤层气勘探与开发的国内地质大学教授王小明告诉记者,铀矿是国家战略资源,国家对铀矿的保护非常严格,与铀矿距离较近的煤矿是不允许开采的,因为可能破坏到铀矿。

  他说,煤矿开采之前要先做一个评价,包括检测微量元素,如铀含量高,也不允许开采。

  退一步说,假设含铀的煤真的进入燃煤发电厂,会有多少铀“散发到城市各个角落”?在北京大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副教授郭秋菊看来,煤燃烧环节,铀进入空气的可能性“很小很小”。

  “铀是一种天然放射性核素,随便从公园抓一把土起来,里面就会有。”郭秋菊说,煤燃烧之后会剩下一些无法燃烧的无机物,其中包括铀等天然放射性核素。同时,煤燃烧后产生的放射性废物是固体,在锅炉燃烧环节,粉煤灰进入不到大气中去。

  东北大学矿产普查与勘测专业副教授黄大威也表示,金属铀燃烧后会变成粉尘或以气溶胶的形式出现,如果没有物质与其化合,性状不会改变。至于辐射量,要依据铀实际进入原料的数量来判断,如果浓度未达到一定的量,再怎么燃烧也没有用。

  “假如说铀在煤里,燃烧后它很大一部分还在锅炉内。”黄大威说。

  雾霾与核辐射有关的说法无数据支撑

  按照马可安博文的说法,因燃煤产生的放射性铀粉尘不仅进入了大气,而且电离了“大量的空气分子和粉尘颗粒”,最终形成“终日经久不散的华北雾霾现象”。

  但是,马可安承认,他并没有掌握华北雾霾与核辐射直接相关的数据。“铀含量高到多少,是否足够引起严重雾霾,这是我的猜测,需要实验数据证实”。

  国内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早在2003年,北京大学副教授郭秋菊即开始在北京全年监测氡气和雾霾的关系,结果发现氡气与雾霾没有一对一的必然关联。

  氡气是空气中原本就含有的稀有气体之一。郭秋菊告诉国内青年报记者,铀是天然核素中最重的一个,通常为颗粒物,想要进入空气是非常不容易的,而铀有衰变链,衰变链上单独一种气体是氡。

  她解释,之所以选择氡气监测,是因为氡气是放射性的,灵敏度比较高,测量起来相对简单。

  她发现,当区域环境大气相对稳定、没有对流扩散时,雾霾严重程度会增加,氡气也会增加。但这并不能证明雾霾与氡气有关,因为此时不仅是氡气,包括其它气体、颗粒物在内的所有污染物都会浓集。

  “雾霾的产生和铀一点关系都没有。”郭秋菊实验分析之后认为,从物理机制上来说,雾霾发生时,颗粒物增多,像氡这种放射性核素附着颗粒物上的几率就会增加。“像沙尘暴,你一测,肯定会测出很多天然放射性核素来。”

  事实上,国家核安全局官方网站公布的辐射环境监测数据也显示,2012年8月至今,国内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空气吸收剂量率均处于“正常水平”。

  这意味着,我国并未监测到马克安所言的核污染。而其实,核污染仅指核物质泄露带来的污染。

  清华大学核研院教授王捷告诉国内青年报记者,国家核安全局公布的数据是由各个法定测量站定期汇报的,数据可靠性较高。

  但马可安坚称其理论“看来是单独合理的解释”。他认为,雾霾在一些低湿度的情况下发生,而PM2.5严重超标不是雾霾终日不散的理由。

  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副教授张庆红告诉国内青年报记者,雾霾现象存在已久,北京2005年前后的雾霾也挺严重,但那时关注程度不如现在。

  张庆红说,大气中存在多种污染物、颗粒物,吸收水的气态分子之后,空气中的固态物质就“被长大”了。之后,光不容易透进来,造成能见度降低。“实际上,雾跟霾是两回事。霾的形成,一是由于人类的排放,二是依赖于天气条件。”

  张庆红分析,通常而言,大气中的水越多,雾霾的可能性越大;天气干燥时,雾霾较少。但她强调,排放、天气这两个原因缺一不可。

  “比如,相对湿度在60%,如果排放特别多、污染特别严重,也会产生霾;相反地,如果相对湿度在80%,但大气非常干净,也有可能没有。”她说。

  据媒体报道,国内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近日研究结果显示,研究人员对北京地区PM2.5化学组成及源解析季节变化研究发现,北京PM2.5有6个重要来源。马可安所称的“核雾染”不在其中。

  这6种来源,分别是土壤尘、燃煤、生物质燃烧、汽车尾气与垃圾焚烧、工业污染和二次无机气溶胶。

  在国内科学院院士何祚庥看来,马可安所称的煤矿,烧掉了多少铀,排放到大气中又有多少,必须深入调查,没有数据就没法说话。

  他说,造成雾霾的原因有很多,而大气当中本来就有铀,铀对雾霾的影响比重有多大,必须有数据支持。何祚庥强调,讨论这个问题,如果没有定量,是没有意义的。

  “有可能最终事实证明我把雾霾归于铀辐射是错的,那没有什么,错了就错了。”马可安回复记者称,但是,他不大相信他会错。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