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权威发布 > 卫计委发布一季度食物中毒事件

卫计委发布一季度食物中毒事件

时间: 2013-05-08 10:12  来源: 人民网   编辑:

从原因来看, 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事件的中毒人数最多,占总中毒人数的39.5%;有毒动植物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起数和死亡人数最多,分别占总报告起数和死亡人数的37.5%和50.0%。

摘要:

  第一季度,全国共收到食物中毒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24起,中毒755人,其中死亡18人。这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今天通报的2013年第一季度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情况。

  与2012年同期相比,报告起数增加41.2%,中毒人数增加72.4%,死亡人数增加50.0%。与前四年同期平均的报告起数、中毒人数、死亡人数相比,基本持平。

  从原因来看, 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事件的中毒人数最多,占总中毒人数的39.5%;有毒动植物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起数和死亡人数最多,分别占总报告起数和死亡人数的37.5%和50.0%。

  与2012年同期相比,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事件报告起数增加3起,中毒人数增加3.5倍,死亡人数减少2人;化学性食物中毒事件报告起数持平,中毒人数增加2.9倍,死亡人数增加2人;有毒动植物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报告起数增加3起,中毒人数减少4.4%,死亡人数增加6人。

  按中毒场所分类,发生在家庭的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起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均最多,分别占总报告起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的54.2%、39.3%和77.8%。

  与2012年同期相比,发生在集体食堂的食物中毒事件报告起数增加1起,中毒人数增加10.4%,均无死亡;发生在家庭的食物中毒事件报告起数增加4 起,中毒人数增加1.8倍,死亡人数增加5人;发生在饮食服务单位的食物中毒事件报告起数增加2起,中毒人数增加69.0%,死亡人数增加1人;发生在其他场所的食物中毒事件报告起数和死亡人数与去年持平,中毒人数增加2.7倍。

  第一季度,报告学生食物中毒事件1起,中毒48人,无死亡,发生在乡小学的集体食堂,是由生豆浆引起的植物性食物中毒事件。

  与2012年同期相比,学生食物中毒事件报告起数减少3起,中毒人数减少76.6%,死亡人数减少1人。

  第一季度,报告剧毒鼠药中毒事件1起,中毒8人,死亡1人。剧毒鼠药中毒的报告起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化学性食物中毒事件报告总数的20.0%、10.7%和14.3%。

  根据食物中毒原因分析,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事件的中毒人数最多,主要由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大肠埃希氏菌、葡萄球菌肠毒素及旋毛虫引起。

  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报告起数和死亡人数最多,中毒因素主要为乌头碱、未煮熟四季豆、生豆浆、钩吻。

  化学性食物中毒事件的中毒因素主要为亚硝酸盐、有机磷农药、毒鼠强。

  根据食物中毒发生场所分析,发生在家庭的食物中毒事件报告起数、中毒人数及死亡人数均最多。

  其中,有毒动植物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4起,死亡5人;化学性食物中毒事件4起,死亡7人;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事件1起,死亡1人;不明原因或尚未查明原因的食物中毒事件4起,死亡1人。

  国家卫生计生委建议,随着气温逐渐升高,食物污染和变质导致的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容易发生。各地要切实加强对学校等集体食堂和饮食服务单位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同时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引导公众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掌握正确的食品加工和储存方法。

  各种野生植物和蘑菇将陆续进入采食期。各地要根据当地居民的饮食习惯,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告知公众不要随意采食不能确认的野菜、野果、草药等野生植物和蘑菇,并向公众提供可食用野生植物、蘑菇和有毒野生植物、蘑菇的鉴别知识与方法。

  春夏季农药使用频率高,农药类食物中毒事件容易发生。各级卫生部门要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指导,使其掌握农药类食物中毒的诊断和救治方法,能够及时、有效救治中毒人员,降低中毒人员的死亡率。

  求医温馨提示:

  引起食物变质的主要原因有3方面:

  1.微生物作怪。环境中无处不存在微生物,食物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过程中,很容易被微生物污染。只要温度适宜,微生物就会生长繁殖,分解食物中的营养素,以满足自身需要。这时食物中的蛋白质就被破坏了,食物会发出臭味和酸味,失去了原有的坚韧性和弹性,颜色也会发生变化。

  2.酶的作用。动物性食物中有多种酶,在酶的作用下,食物的营养素被分解成多种低级产物。平时看到的饭发馊、水果腐烂,就是碳水化合物被酶分解后发酵了。

  3.食物的化学反应。油脂很容易被氧化,产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氧化后的油脂有怪味,如肥肉会由白色变成黄色。

  变质的食物不仅外观发生变化,失去原有食物的色、香、味品质,营养价值也会下降,还会含有相应毒素危害人体健康。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