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首都体育学院党委书记李鸿江指出,国内青少年体质连续25年下降,其中力量、速度、爆发力、耐力等身体素质全面下滑,肥胖、豆芽菜型孩子和近视孩子的数量急剧增长。
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在今年的省“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呼吁,目前青少年体质下滑已非个别情况,必须尽快扭转青少年健康滑坡、体质下降的状况。昨日,省政协委员赵志军向大会递交题为《关于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建议》的提案。
市人大代表、首都体育学院党委书记李鸿江指出,国内青少年体质连续25年下降,其中力量、速度、爆发力、耐力等身体素质全面下滑,肥胖、豆芽菜型孩子和近视孩子的数量急剧增长。以北京为例,去年北京高中生的体检合格率仅为一成。北京一所大学学生军训,3500人的学生规模,累计看病人次达到6000余次,军训前几天不少学生晕倒,军训变成“警”训。
学生身体素质下滑,李有毅代表深有体会:“别说军训,就是我们学校每年40分钟的开学典礼,都有学生站着站着就晕倒了。”
作为一校之长,李有毅对学生健康深感担忧:“学校有1000名学生住宿,他们早上有时候起不来,学校就想能不能让他们晨练,可坚持一个月就不得不停止了。家长联名写信说‘你们太摧残孩子啦’。还有家长建议‘能不能把锻炼改在放学之后?’”
同样夭折的不仅是晨练,“原来学校初一有军训,后来也停了,太多家长拿来了从医院开出来的请假条”。
李鸿江说,“大学生长跑活动中猝死”事件已成社会热点。“近年来,学校不敢开展单杠、双杠、跳马、铅球等项目,原因是一旦发生事故,家长就不依不饶。学校体育课只能是‘放养’或者做一些游戏性活动。目前这种状况已经变成了恶性循环。”
“为什么社会越发展越富足,身体素质反而越差?”李鸿江认为这是悖论,但未富先病已是不争的事实,青少年体质不好,将来会加剧这一现象。李鸿江认为,对体育的态度,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比如美国文化就崇尚体育精神。国内人大体育观念也要“向前看”。
李鸿江建议尽快成立北京中小学生体质监测数据中心,对学生体质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各区县定时公布结果。教育部门应加强对中小学每天1小时锻炼活动的检查、督导。另外,把中小学体育锻炼情况作为评价考核校长任职的重要尺度。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