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网站日前专门为此刊发文章称,从报告第1例脊灰病例到报告最后1例仅用3个月时间,国内以创纪录的时间,成功阻止了此次脊灰野病毒的传播。
2011年,从巴基斯坦输入的脊灰野病毒在国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地区引起暴发疫情。疫情发生后,国内政府立即启动“国内模式”应急响应,卫生部部长和副部长迅即奔赴现场获取第一手资料,领导疫情应对处置工作。
各级财政累计投入经费3.4亿元人民币来应对此次脊灰疫情。在几天时间内,超过500万剂次口服脊灰疫苗被空运到新疆;国内各地组织超过500名专家奔赴新疆支援疫情处置;50余万名**者、医务人员和政府官员参与到强化免疫工作中。新疆共开展5轮大规模的强化免疫,为目标人群接种4300多万剂脊灰疫苗。
此后进行的脊灰病毒流行病学追踪,核查了20余万家医院记录,对200余万个家庭进行了疑似病例社区主动搜索,从1000余个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中采集样本,进行脊灰病毒检测。今年6月,为全面评估此次疫情的应对质量,国内政府邀请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疾控中心的专家,在新疆对AFP监测系统敏感性进行严格评估。专家组认为,该地区“不太可能”有未检测的脊灰野病毒流行。
10月9日,距国内2011年报告最后1例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病例正好1周年。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网站日前专门为此刊发文章称,从报告第1例脊灰病例到报告最后1例仅用3个月时间,国内以创纪录的时间,成功阻止了此次脊灰野病毒的传播。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