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在2015年6月1日正式实施,被称为“史上最严控烟令”,该条例至今已有40个月,那么控烟令的效果目前如何呢?
《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在2015年6月1日正式实施,被称为“史上最严控烟令”,该条例至今实施已有40个月,那么控烟令的效果目前如何呢?
昨日,根据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所发布《北京市控烟执法情况》显示, 2018年1月~9月,北京处罚违法单位547家,罚款168.32万元。处罚违法吸烟个人2723人,罚款14.36万元。
历史数据显示,实施40个月以来,全市共出动卫生监督执法人员70万人次,共监督检查35万户次,发现不合格单位22139户次,责令整改单位19960家,行政处罚(罚款)1917家单位,罚款543.79万元。共处罚违法吸烟个人8883人,罚款46.525万元。
焦点一:各类场所无烟环境总合格率为95%
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所数据显示,2018年1-9月与2017年同期相比,处罚单位数和处罚金额增长幅度分别为10%、24%,处罚个人数和处罚金额增长幅度分别为27%、30%。
除此之外,处罚的单位数2017年比同期的2016年大幅度上升了52%;处罚的个人数同比上升72%。
随着控烟执法力度持续加强,北京各类场所无烟环境继续改善,总合格率为95%(此水平维持了一年多),比条例实施之初的77%有了显著提升。
焦点二:探索公共场所禁止使用电子烟的可行性
由于电子烟是新兴事物,北京的控烟条例中,还没有将其纳入执法范围,而有关电子烟的投诉举报在不断的增加,属于监管空白。
对此,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所表示,未来将加强电子烟危害及管理模式的研究,探索公共场所禁止使用电子烟的可行性,为电子烟的管理提供相关依据。
焦点三:拟在室内空气电子监管系统中纳入PM2.5项
由于少数行业的管理还不到位,缺乏对行业所属单位的日常监督管理、检查督导,所属单位在控烟的主体责任落实上不够,存在违法行为较多,执法任务重,比如餐饮单位、网吧等。
为此,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所拟在全市192家室内空气质量电子监管系统中增加对PM2.5的监测,加强对室内吸烟的监控。鼓励禁止吸烟场所的经营者利用烟雾报警、视频图像采集等技术手段监控吸烟行为,加强对禁止吸烟场所的管理。
近日,有调查显示,目前胃肠病的发病率已超两成,而且据优秀医院内科专家透...[详细]
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2012 Qiuyi 求医网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