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医患在感到欣慰的同时,也提出了很多现实的问题:“以药养医”的局面是否得到改善?首诊在社区的政策是否落实了?困扰患者多年黄牛党何时才能肃清?
近几日,北京市医管局局长“微服私访”去医院体察民情的新闻在坊间引起热议,不少医患在感到欣慰的同时,也提出了很多现实的问题:“以药养医”的局面是否得到改善?首诊在社区的政策是否落实了?困扰患者多年黄牛党何时才能肃清?
8月20日,北京市医管局局长封国生“暗访”同仁医院。封国生在现场试挂“热门”眼科号,排了一钟头终于到达窗口,被告知上午的眼科号全部售罄。针对体验发现的挂号时间长、分次缴费等问题,封国生局长表示,将向医院进行通报,请医院研究作出整改。
近期不断有领导放下架子、深入基层的消息传来。比如,江苏苏州市交通局长应市民之邀,亲身体验了一回无空调的公交“蒸笼车”,在满头大汗之后,这位局长承诺会尽快更新空调车。暗访的必要性不言自明,我们通常看到“亲赴一线”明访的领导干部,陪同者前呼后拥,采访者“长枪短炮”,通过这样的明访,显然难以全面洞察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作为政府部门的**,在工作中必须不断想办法,让自己回归普通百姓的生活,这样才能直接、感性地了解百姓的疾苦,对现实问题才能有全面的把握,制定出的政策措施才更有针对性。
此次市医管局局长在暗访中,通过亲身经历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若干建议,如交针管费和抽血登记,可合并进行以提高效率等。局长的一次暗访,可以给以后就诊的病患带来更多的便利,当然是好事。但一次暗访,所能发现和解决的问题毕竟有限。
此次暗访活动的“主角”、市医管局局长封国生,是一位来自公立医院改革前沿的官员。封国生曾担任北京朝阳医院院长,在任期间朝阳医院承担了北京市多项试点改革任务,包括总额预付、按病种分组付费等。局长的暗访再次让市民对北京市持续深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产生了更多期待。
北京市医院管理局相当于医疗系统的“国资委”,其成立的初衷之一,就是要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提升市属医院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能力。市医院管理局也是目前北京市公立医院改革以及医药分开工作的主要推动部门。
在一系列艰巨的改革面前,人们有理由相信此次市医管局领导暗访的诚意。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北京市先后启动5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以医药分开为核心的综合改革试点。“医药分开”改革实行取消15%药品加成,同时设置医事服务费等举措。实行医药分开,患者负担是否减轻了?“以药养医”的顽疾是否真的去除了?“首诊在社区”的政策措施是否落实了?正在路上的北京市公立医院改革,有太多的新政需要落地,而在政策推出后又有太多的评估需要及时跟进。作为主管部门的市医院管理局,需要更多手段去推进、促进具体工作,医管局长的“暗访”来得正是时候。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