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实践验证为民众服务的能力,靠文化认同互相沟通,靠科技的合作交流磋商最终形成技术标准,形成中西药物双方合作的共识。
国际的文化背景不同、法律法规不同、对中医药产生的过程往往有时候还是不太理解,西方国家民众不知道也没有见到过,用西医的角度看往往不理解中药。中药打入国际市场应该说是有一个很好的形势,局部有重大进展,整体上需要提升。
针对此前一些“外资企业已掌握中药制作核心技术”的报道,总体上中药的核心技术还是在中方手上,国内中药制剂水平在各国传统药中还是走在前列的,国外有些局部的技术可能有比我们有优势,但总体上来说,一些欧盟、美国的认证,我们都通过了,认证标准都是很苛刻的,现在基本上所有的剂型都有。
中药打入国际市场局部已有重大进展,像进入欧盟的心血康,进入美国的天士力丹参滴丸,以及制定欧盟方面的一些标准,这些工作取得的成绩都是不错的,科学家们合作的共同点、共识也越来越多。
走入国际市场就是一个过程,需要科学家进一步努力。靠实践验证为民众服务的能力,靠文化认同互相沟通,靠科技的合作交流磋商最终形成技术标准,形成中西药物双方合作的共识。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