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疾病要闻 > 广东完成内地年龄最小的超显微颌面功能重建手术

广东完成内地年龄最小的超显微颌面功能重建手术

时间: 2017-09-12 09:32  来源: 国内新闻网   编辑: 萌萌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昨日称,该院完成国内内地年龄最小的超显微颌面功能重建手术。一名来自广东潮汕地区的2岁女童左上颌被切除巨大骨化性纤维瘤后。

摘要: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昨日称,该院完成国内内地年龄最小的超显微颌面功能重建手术。一名来自广东潮汕地区的2岁女童左上颌被切除巨大骨化性纤维瘤后,医生利用女童带血管的大腿部肌肉修复左上颌缺损。根据海内外文献检索,未见先例。

  1年前,该名女童左侧脸部开始肿胀,其家人以为要长牙齿,并未重视此事。随着肿块长大,肿胀成“球体”,逐渐占据女童整块左脸,同时,其眼睛受到挤压成一条缝,连饮食和语言沟通也无法进行。

  通过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副主任张彬检查和分析,确诊该名女童患青少年/活跃性骨化纤维瘤。该病总体发病率不高,主要发生于青少年群体,随着肿瘤增大,可由于颌骨膨隆引起牙移位、牙合关系(上、下牙列间的接触过程)紊乱和颌面部变形,严重时影响进食和语言功能。

  由于该名女童只有2岁,上颌骨区域血供十分丰富,一旦操作不当,出血过多,易危及生命;其次,幼儿术区可操作空间狭小,尤其在肿瘤后部,与颈动脉毗邻,稍有不慎,存在大出血风险。

  经过讨论,张彬等专家认为手术切除肿瘤后,利用股前外侧皮瓣作修复缺损是较好方式,即利用女童带血管的大腿部肌肉作移植。但是此举也存在多个难题,其中,皮瓣在制取时要大小适中,过大影响口腔进食及气道通畅,同时,女童血管较细小,动脉薄软,增加血管吻合难度。

  该项手术持续6小时,为女童完整切除大小约8x9cm巨大肿物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科主治医师张大明利用专业级显微镜,将女童仅1毫米左右的颈部血管放大至10倍,并与腿部肌肉的3根血管进行吻合,恢复面部的塌陷性缺损,为其进行修复重建手术。

  手术3天后,女童左侧口腔内皮瓣开始红润。张大明称,这说明腿部皮瓣成活达到初步稳定。目前,女童腿部皮瓣已与脸部组织完全愈合,外形也得以恢复,视力以及语言和吞咽功能恢复良好,已经康复出院。

  张彬介绍,由于用作脸部修复的皮瓣不会随着年龄变化,因此女童14岁左右仍要进行左侧脸部颌骨和牙颌功能的修复重建。

相关标签
颌面
广东
年龄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新闻推荐

世界预防自杀日:已开援助热线
世界预防自杀日:已开援助热线

9月10日是“世界预防自杀日”,记者从北京市卫计委获悉,北京已开通心理援助...[详细]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求医通安卓客户端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