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马上就要到了,走亲访友是我们的传统习俗,餐桌上喝酒肯定是少不了。都说喝酒不要贪杯,但往往上了酒桌,不知不觉就喝醉了。近日,有微博介绍的6种喝酒技巧,号称能防醉。
春节马上就要到了,走亲访友是我们的传统习俗,餐桌上喝酒肯定是少不了。都说喝酒不要贪杯,但往往上了酒桌,不知不觉就喝醉了。近日,有微博介绍的6种喝酒技巧,号称能防醉,很快引发关注。比如,坐在客人左侧,喝酒不容易醉,这靠谱吗?
网传防醉秘诀1:
坐在客人的左侧
坐在客人左侧,由于交谈,敬酒时身体要右转,而肝脏位于右边肋骨最下边内侧,这样可以刺激肝脏的代谢。但是由于存在个体差异,效果不一。
专家说,少量喝酒,酒精经过肝脏代谢后,会被肝组织处理变成无毒的物质排出体外。但是大量饮酒后,酒精的代谢产物乙醛对肝细胞的伤害就非常大。靠转动身体刺激肝脏代谢的做法几乎没有什么护肝效果。在适量饮酒的前提下,多吃绿叶蔬菜,其中的抗氧化剂和维生素有助于防止酒精对肝脏的损害。
网传防醉秘诀2:
一口酒一口水
一口酒一口水,这样交替着喝,可以冲淡血液里的酒精浓度。
专家说,理论上看似酒精浓度被稀释了,但这只是暂时现象,喝多了一样会醉人。而且,如果因为边喝水边喝酒不容易感觉醉意,反而会摄入更多酒精,不利健康。
网传防醉秘诀3:
小口喝
肝脏每小时分解酒精的能力有限,如果超过负荷,血液里乙醛浓度会增加,引起酒醉。因此,喝酒时要尽量小口慢慢喝,给肝脏分解酒精的时间,同时也能避免喝过量。专家介绍说,“小口慢饮”看似延缓了醉酒的时间,但是对于肝脏功能不好的人,还是少喝为妙,以免造成慢性损伤。
网传防醉秘诀4:
酒烫一下再喝
喝冷的酒会减缓酒精分解过程,容易喝过头,建议喝之前先把酒烫一下。
专家介绍说,用适当的温度把酒烫热一些来喝,有助于挥发掉一些沸点低的醛类有害物质,减少有害成分,相比于冷酒饮用,理论上相对健康一些,但也不宜多饮。
网传防醉秘诀5:
喝颜色浅的酒
酿造酒比蒸馏酒更易引起宿醉。蒸馏酒有深浅之分,例如白葡萄酒与红葡萄酒相比,伏特加与威士忌相比,前者更不容易引起宿醉。
专家介绍说,仅仅从颜色区分不是特别科学,因为黄酒与白酒相比,黄酒的颜色明显要深一些,但度数明显比一般白酒低。所以还是要看度数。尽量少喝高度酒,低度酒也不要多饮。
网传防醉秘诀6:
喝前吃口饭
空腹喝酒会令血液中酒精浓度骤升,引起醉酒,久之还会伤肝。建议喝之前先吃几口饭菜垫下肚子。
专家介绍说,这种说法有道理,比空腹饮酒好一些。
【特别提醒】
十类患者及人群不要多喝酒
专家提醒,以下十类患者及人群较好不要多喝酒,饮酒前较好咨询专科医生,以免诱发疾患,损害身体健康。
1、肝炎病患者。酒精进入人体,对肝功能有遏制和毒害作用。患有肝炎病的人,不节制地饮酒等于慢性自杀。
2、高血压、心脏病患者。酒精摄入过量会使血管扩张,血压升高。或者诱发心律不齐、心跳加速等不良症状。
3、痔疮患者。饮酒既是痔疮发生的诱因,又是加重症状的因素之一。
4、妊娠期妇女。孕妇如饮酒过量,可能会使胎儿产生酒精中毒症,易引起畸形和流产等现象。
5、眼病患者。酒中的甲醇过多摄入体内对视网膜有明显的毒副作用,阻碍视网膜产生感觉视色素,导致眼睛适应光线能力下降。因此,近视眼、青光眼病人不要过量饮酒。
6、尿路结石患者。啤酒中含有可以促使尿路结石发生的钙、草酸及鸟核苷酸等成分。
7、哺乳期的妇女。酒精会进入乳汁,不利宝宝健康。
8、痛风患者。啤酒本身就含有嘌呤,嘌呤分解代谢产生尿酸,因此酒精本身就是引发痛风的高风险因素。
9、骨质疏松患者。酒精会遏制钙和维生素D的摄取,还遏制维生素D 的活化,直接对抗成骨细胞的作用。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