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疾病要闻 > 父母必知:早产儿莫忘视网膜筛查 治疗及时可挽回视力

父母必知:早产儿莫忘视网膜筛查 治疗及时可挽回视力

时间: 2016-05-06 14:07  来源: 羊城晚报   编辑: 娜娜

早产儿视网膜病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病变早期用肉眼是无法发现的,因此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是每一个早产儿必需进行的重要项目之一,专家提醒家长,早产儿没有发育成熟便产出。

摘要:

  早产儿视网膜病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病变早期用肉眼是无法发现的,因此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是每一个早产儿必需进行的重要项目之一,专家提醒家长,早产儿没有发育成熟便产出,出生后可能会出现多种并发问题,而早产儿视网膜病就是其中之一。如果不进行筛查错过了治疗时机,病情严重的宝宝可能因此失明,家长切不可掉以轻心。

  住院新生儿中早产儿占三分之一

  十月怀胎,瓜熟蒂落。但有的孕妇由于身体、胎儿、环境等原因,宝宝没能等到37周的胎龄就出生,这类婴儿叫早产儿。专家介绍,随着二孩政策落地,高龄妈妈也明显增多,近十几年随着各项医疗技术水平(包括辅助生殖技术)的普遍提高,早产儿的出生率和成活率不断上升,早产儿在新生儿中所占比例出现增多现象。

  早产儿很容易发生一种仅在早产儿身上发生的特殊眼病——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这是一种可致盲性的眼病。据了解,广东省某医院今年第一季度住院早产儿中已发现102个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者,其中52个重症病例已行手术治疗,另外有外院转来的16个特殊病例——急进性后部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APROP),这16个早产儿的视网膜病变发生时间较早,病情非常严重且病变加重的速度非常快,这部分早产儿如果转诊不及时或发现不及时均可在短时间内失明。

  首次筛查时间:出生后第4~6周

  专家介绍,由于视网膜病的发病时间和病情的加重时间都有一定的规律,因此早产儿的家长要记住定期带宝宝上医院做视网膜病筛查,看看宝宝是否发生视网膜病变。

  一般来说,大多数有视网膜病变的早产儿患者会在出生后的第4到第6周发病,第6到第8周加重,如果不及时治疗便可在第10到第12周出现失明。

  专家介绍,有些特殊早产儿的发病时间会更早,在出生后第2周开始发病,到第4周已经非常严重了。如果不治疗第6周就会失明。这种特殊病例容易发生在视网膜发育严重落后于胎龄的早产儿身上,他们大多数孕周小于31周,这类小患者的病变可能发展会非常快,容易失明,及时筛查显得尤为重要。

  专家介绍,因为用肉眼是看不到视网膜病变的,早产儿做视网膜病筛查要先散瞳、待瞳孔放大后,用广域视网膜采集系统来检查,提高检查的准确率。

  定期回访可防漏网之鱼

  专家提醒,有不少家长以为第一次筛查完没事后就放心了,因此不重视定期回访。多数早产儿筛查一次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因为只要早产儿视网膜未发育完善都有可能发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虽然说大多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时间是出生后第4到第6周,但有少数早产儿视网膜病发生时间可能在第6周以后,所以遵从医嘱定期回访非常重要,有不少的病例就是因为没有定期回访而导致最后发生视网膜病变而致盲,给孩子和家人带来终生遗憾。

  有一对出生在粤西的早产双胞胎,孕32周早产,出生时一胎体重1.23公斤,另一胎1.31公斤。放在温箱里“保养”一个月后,达到36周时出院回家,当时医生嘱咐一个月后得回院复查。由于家长疏忽大意,等到两个月后才带宝宝回医院检查。这时,发现宝宝的眼睛中央明显发白,医生检查后确定小孩视网膜已经发生了全脱离,但此时已错失最佳的治疗机会。一个完全失明,另一个经过治疗最后也只能保住一点残存视力。

  如果胎龄是34周以上的,第一次筛查没事的话,建议4周后回访;如果胎龄小于34周,建议初筛后两周便需回院重新筛查。

  治疗及时规范可挽回视力

  如果早产儿不幸被检查出有视网膜病的话,如何治?

  专家介绍,此时要加紧及时治疗。一般来说医生会判断早产儿是否达到了治疗标准,假若达到了阈值期或者阈值前期,会给他做手术。因为如果不做手术的话,视网膜病变会持续加重,很有可能发展下去导致失明。

  目前常规手术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激光手术,另一种是注药手术。如果手术治疗的时机恰当,视网膜病变可以治好,早产儿即可避免失明同时也获得了与正常婴儿近似的视力发育基础。

相关标签
早产儿视网膜病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新闻推荐

警惕蓝嘴唇:减肥药成肺动脉高压病因
警惕蓝嘴唇:减肥药成肺动脉高压病因

“‘蓝嘴唇’不是电影《阿凡达》中的人物,而是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标签’。...[详细]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