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病种新闻 > 皮肤性病 > 皮肤科 > 春夏易高发手足口病 5岁以下宝宝须警惕

春夏易高发手足口病 5岁以下宝宝须警惕

时间: 2016-03-30 16:52  来源: 大河网   编辑: 娜娜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发生于5岁及以下的婴幼儿。可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

摘要: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发生于5岁及以下的婴幼儿。可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手足口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儿可出现中枢神经、呼吸系统损害,引发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脑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能会发生死亡。该病常易在幼托机构中发生集体感染。院内交叉感染等也可造成传播。

  每年4-6月是手足口病高发季节,部分地区还会出现秋冬季小高峰。需指出的是,由于成人的免疫系统较完善,成人一旦感染一般不发病,也无任何症状。但感染后会传播病毒,因此成人也需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孩子。鉴于此,提醒家长从外面回家后一定要及时洗手,肥皂或洗手液洗手后至少用清水冲洗20秒。婴幼儿家长除做好自己、家人和孩子的防范措施外,还要注意尽量不让孩子接触其他成人的手和身体,家长尽量少出入公共场所。

  主要症状:发热、口腔粘膜溃疡和手掌、足底、臀部皮疹

  手足口病最典型表现是发热、口腔粘膜溃疡和特征性部位(手掌、足底和臀部)皮肤疱疹。 患儿首先出现的症状多为低热,常伴有食欲减退,全身不适,咽喉痛,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粘膜溃疡和皮疹,溃疡表现的过程为一开始是红斑,随后出水疱并进展为溃疡,患儿常因为疼痛而拒食;皮疹的过程为一开始斑丘疹,随后转为疱疹,皮疹不痒。有的患儿也可只表现为皮疹或口腔溃疡,不发热。

  手足口病多数为自限性疾病, 病人一般症状较轻,未经治疗7-10天可自愈,无需采取特殊治疗。只有极个别患者得病后可出现心肌炎、肺水肿、肺出血、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严重者出现死亡。但如能及早发现尽早治疗,一般都可痊愈。

  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同时要密切观察。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一旦出现突然发高烧或神志不清、昏睡、肌肉或身体抽动、呼吸困难等,应立即送孩子到医院就诊。

  防治举措:尚无疫苗和特异抗病毒药,患儿需补充足够水分

  目前,尚无手足口病的疫苗和特异的抗病毒药。患者需补充足够的水分,并保证充足休息,可进行退热、镇痛等对症治疗。患儿在皮疹水泡干涸前不应上学或参加聚会活动,以避免传播疾病。家长和医生还应密切关注患儿病情,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尽快就医和加强救治:持续高热、反复呕吐、嗜睡、易惊吓或烦躁、手足抖动、躯干共济失调、突发性肢体无力、呼吸困难或呼吸急促。

  良好的个人和环境卫生是最重要的预防措施,可牢记15字口诀“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即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居室要经常通风;要勤晒衣被。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相关阅读:

手足口病病因

手足口病症状

手足口病怎么办

手足口病疾病诊断


手足口病治疗方法

相关标签
手足口病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