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病种新闻 > 妇产科 > 乳腺外科 > 男大学生疑因喝豆浆过多患乳癌

男大学生疑因喝豆浆过多患乳癌

时间: 2014-01-17 17:56  来源: 搜狐母婴社区   编辑:

有一些人习惯性的喜欢早上空腹先喝一杯豆浆,因为觉得这样才能让豆浆充分提供给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其实这种习惯是严重不好的。豆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摘要:

  据了解,日前台湾媒体报道称,屏东一名19岁男大学生半年前发现自己的乳房出现了肿块,而切片化验确诊自己患上了乳癌。该男孩在确认病情后进行了乳房的切除,并以辅助化疗预防乳癌复发,目前恢复良好。据医生介绍,患者并无家族病史,身材中瘦,也不爱吃油杂类食物,引发乳癌原因令人费解,医生怀疑,因患病者超爱喝豆浆,每天几乎把豆浆当开水喝,怀疑因此导致雌激素过量。

  空腹喝豆浆

  有一些人习惯性的喜欢早上空腹先喝一杯豆浆,因为觉得这样才能让豆浆充分提供给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其实这种习惯是严重不好的。豆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但是如果空腹喝的时候,豆浆里的蛋白质大都会在体内转化为热量而消耗掉,不能充分起到补益作用,而只有先摄入足量淀粉食品后后才能不被作为热量来消耗,才能真正的发挥它的营养价值。建议喝豆浆的同时吃些馒头、面包等淀粉类食品能够使营养物质被充分吸收利用起来。

  喝未煮熟的豆浆

  为什么没煮熟的豆浆不能喝呢?这主要是因为生豆浆中含有皂毒素和抗胰蛋白酶等有毒成分,易发生恶心、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而以上物质在豆浆充分煮开后会被分解。另外建议大家在煮豆浆的时候尽量不要盖上锅盖,这样有利于豆浆中的有害物质充分的蒸发掉。

  喝豆浆冲鸡蛋

  很多人喜欢在喝豆浆的时候鸡蛋打碎冲入豆浆里饮用,认为营养价值更高,殊不知这种做法不仅不会补身体反而会伤及身体健康。豆浆含植物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很多营养成分,单独饮用有很强的滋补作用。但豆浆中有一种特殊物质叫胰蛋白酶,与蛋清中的卵松蛋白相结合,会造成营养成分的损失,降低二者的营养价值。

  喝豆浆时放红糖

  很多人喜欢甜食,因此在和豆浆的时候也要放些红糖,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主要是因为红糖里有机酸较多,如醋酸、乳酸等,它们能与豆浆里的蛋白质和钙质结合,产生变性物及醋酸钙、乳酸钙等块状物,这不仅有损豆浆的营养价值,而且也影响豆浆里所含营养素的吸收。

  虚寒体质者不宜喝豆浆

  豆浆性质偏寒,消化不良、嗝气和肾功能不好的人,最好少喝豆浆。由于豆浆是由大豆制成的,而大豆里面含嘌呤成分很高,且属于寒性食物,所以有痛风症状、乏力、体虚、精神疲倦等症状的虚寒体质者都不适宜饮用豆浆。另外,豆浆在酶的作用下能产气,所以腹胀、腹泻的人最好别喝豆浆。另外,急性胃炎和慢性浅表性胃炎者不宜食用豆制品,以免刺激胃酸分泌过多加重病情,或者引起胃肠胀气。

  女性喝豆浆易得乳腺癌?

  最近有一种说法在互联网上流传甚广,称豆浆含有大量的雌激素,因此小孩和部分女性不宜饮用,否则会造成性早熟、各种妇科病甚至是乳腺癌。豆浆果真有如此副作用吗?对此,有中医专家表示此种说法有些危言耸听,但女性喝豆浆确实要讲究。

  喝豆浆过多会导致多种疾病是一种在互联网上流传甚广的说法,该说法称豆浆含有大量的植物雌激素,小孩过量摄入会导致性早熟,而女性摄入太多也会导致体内雌激素过量,出现子宫内膜增厚,乳腺增生等症状,甚至导致乳腺癌。

  这种说法导致许多女性谈豆浆变色,不但自己远离,还停掉了孩子的豆浆。但事实上豆浆真的如此可怕吗?知名中医学者杨丽珍教授告诉记者,豆浆确实含有雌激素,具体来说就是黄豆粒含有的大豆异黄酮,这是一种植物雌激素,确实会对部分女性造成影响,但只要摄入量不大就没什么问题,同时,这一物质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有益的。

  杨丽珍说,大豆异黄酮对女性而言,可以有效预防更年期综合征,预防一些因雌激素下降出现的疾病,如血脂高、胆固醇高、骨质疏松、经期紊乱等;对男性来说,可起到预防前列腺癌的作用;同时,对抗衰老、控制心脑血管疾病也有帮助。而且豆浆内不是单一的只含有大豆异黄酮,因此人们不用紧张过度。

  至于豆浆对部分女性存在的影响,杨丽珍告诉记者,这主要是大豆异黄酮对怀孕和妊娠是存在影响的,因此孕妇、哺乳期妇女、准备怀孕的妇女和未成年的女孩应该少喝,有人认为豆浆营养价值高,拿豆浆当水喝是不可取的。同时,深圳天气炎热,许多人喜欢喝冰豆浆,从中医保健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不合适的,因为冰豆浆容易伤胃。

  杨丽珍表示,黄豆本身是一种很好的食材,有健脾胃的效果,根据中医的理论,春天适合食用绿豆养肝,夏天适宜食用红豆养心,秋天养肺,冬天则吃黑豆固肾。而脾胃是一年四季都需要去照顾的,所以喝豆浆没有季节侧重。(记者 胡铂洋 实习生胡柏青)(来源:深圳商报)

相关标签
大学生
豆浆
乳腺癌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精彩推荐

常见病 儿童 老人 女性 男性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