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药物副作用 家长不要太恐慌
时间: 2012-10-10 11:12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日前,卫生部已发布关于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没有问题的通告,但仍有不少市民对疫苗的正常副反应紧张过度,主要与家长对独生子女过度关注有关。
摘要:
日前,卫生部已发布关于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没有问题的通告,但仍有不少市民对疫苗的正常副反应紧张过度,主要与家长对独生子女过度关注有关。
上海基因免疫与疫苗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免疫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免疫学系系主任熊思东表示,目前国内常用的疫苗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微生物疫苗,包括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常见的如牛痘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部分流感疫苗等,另一类是基因重组疫苗,常见的有乙肝疫苗。
而疫苗的副作用则分成两种,一种是安全性,即接种该疫苗却因此染上该传染病,一种是排异的副作用,也就是疫苗说明书上常解释的“副作用反应”,包括引起病人发烧、疲乏、局部溃疡、局部红肿痛热、疫苗过敏等现象。从安全性角度来评价,基因疫苗和灭活疫苗都高于减毒活疫苗,因为其制作原理是用半死不活的病毒株来激发患者的免疫力。但减毒活疫苗又恰恰是国内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因为它的免疫效果比完全灭活的病毒要强,死病毒株做成的疫苗一般要反复接种,而减毒活疫苗一般只要接种1至3次,就可以终身免疫。
但是,熊思东表示,即使减毒活疫苗存在百万分之几的个别毒株恢复的概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其安全性也是人可以接受的。在生产流程中,有严格程序监督疫苗的毒力,并且国内目前使用的疫苗都已经经过了大规模的临床实验,基本不会出现生物安全性问题。而且疫苗都是按批次生产的,如果有问题,发生对象就不是个体,而是小规模人群。
专家指出,目前市民恐慌的,大多是疫苗的正常副作用反应,事实上,接种疫苗一定会出现很轻微的
感染,否则接种就没有效果,而体质较差的人其副作用反应可能越强。但这些副作用如
发热、白血球降低等多是一过性的,很快就能自己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