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天使儿童医院:记录儿科医生李树珍的一天!
文章上传时间:2021-05-21 10:40:37
近年来,随着国内儿童发育行为疾病的极速上升,对儿科专家的需求量也在加大,但儿科专家却极度缺乏,供需之间的巨大缺口投射到医院就是每一名儿科医生的工作压力,为了每个患儿得到精准诊疗,儿科医生只能加班加点。5月21日,记者决定通过镜头,记录下太原儿童儿科主任李树珍的一天,来让大家了解以下儿科医生的工作状态。
早晨7时,太原天使儿童医院候诊大厅里人头攒动,患者和家属忙着挂号、候诊。而对于儿科医生李树珍来说,已经习以为常。早上8时,李树珍准时来到医院,刚穿上白大褂,便开始了每天的例行查房工作。在去往病房的路上,每当看到患儿,李树珍主任便会忍不住上前抱一抱、亲一亲、逗一逗,而患儿也特别喜欢这位和蔼可亲的“李奶奶”,远远看见,便会跑上前求抱抱,可爱的样子,立刻逗乐了李树珍主任。
和其他医生与众不同的是,当走进病房时,李树珍主任没有直接问询康复情况,而是会先跟患儿进行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对患儿的语言、肢体等情况进行初步了解,随后,李树珍主任会问询家属孩子的身体恢复情况,随后,会翻查病例,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来调整接下来的治疗方案。
查完房后,李树珍主任回到诊室,在电脑里浏览患儿的信息,尤其是严重患儿的诊断与治疗,每天查看患儿信息已经是李树珍主任多年的习惯。
上午9点,太原天使儿童医院的导诊台开始叫号,接诊工作正式开始。第一位前来看诊的是一位三岁的自闭症患儿,刚进诊室,患儿便哇哇的哭了,李树珍主任赶紧想方设法去哄患儿,在哭声停止后,李树珍主任才开始了详细的问诊。“作为儿科医生,不仅要服务精湛,更要学会和孩子相处,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孩子的治疗。”李树珍表示。
6分钟、9分钟、15分钟、20分钟……每隔一会,就有患者从李树珍的诊室走出来。早上11点5分,李树珍已经看了14个病人,期间没有任何休息。12点30,伴随着第20号病人从诊室走出,李树珍上午的门诊工作才告一段落。
短暂的午饭后,李树珍主任即开启了下午的门诊工作。约3个小时后,在接连看完下午预约的20位患儿后,但此时门诊外仍旧排满了病人和家属,来不及喝口水,李树珍继续看诊。
从几个月大的婴儿,到十多岁的中小学生,李树珍主任的工作需要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作为一名儿科专家,她所面对的患者,病情一般都更为棘手。除了病情的复杂,门诊中不时出现的突发状况,也都在考验着李树珍主任。对此,李树珍也总结出了一套自己“规定动作”。“小朋友怎么了”,这是她的开场白,几句亲切简短的交流后,她会认真查看病人资料,专注分析查找问题,然后简明扼要地与家属解释。面对病人家属的一连串疑问,她一遍又一遍地耐心讲解,直至家长明白。
一位患儿家长对记者说,每次带孩子来看病,无论什么时候,李树珍都是一副精神饱满的样子。“只要我们对病情有疑问,她总会让我们尽量问,她也会一遍又一遍地耐心解答,这样的解答让我很放心。”
直至晚上7时,最后一位患儿离开诊室,李树珍主任全天的门诊工作才结束。10个小时的门诊时间,除了短暂地去过一次洗手间,李树珍主任几乎没有一刻停歇。偶尔揉一下眼睛,简单动一下肩膀,拿手托一会脑袋,李树珍主任的疲惫反映在工作中的一些细微动作上。
虽然每天高强度的工作,让李树珍主任很疲惫,但是李树珍主任无怨无悔,“我会选择继续坚守下去,因为我很热爱这样一份工作。工作20多年,在患者身上,我一直能找到自身的价值所在。”李树珍主任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