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氨酶高?教你如何辨别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升高!
文章上传时间:2020-11-16 17:04:41
入职体检、健康证办理、购买保险等场合,都要进行肝功能检查,一旦查出转氨酶高了,很多人的心里就忐忑难安,害怕自己染上了肝病。
不过,很多体检医生会告之,转氨酶高有生理性和病理性原因引起,你的情况可能不是肝病造成的,也就是说,在没有肝病的情况下,转氨酶也可能升高,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区分呢?
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转氨酶生理性升高
1、大量运动后:如果在查肝功能之前,尤其是跑步之后检查,会造成血清转氨酶含量升高。
2、吃早饭后:医生会提醒,肝功能检查前不要吃早餐,但是还会有很多人“不听话”。饱餐之后,血液中成分指标明显变化,包括各类转氨酶等。
3、怀孕期间:女子在怀孕期间,转氨酶会出现应激性升高,虽然是肝细胞损伤引起的,但不能定义为肝炎。怀孕期间,转氨酶轻度升高,可以看作为生理性升高。
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转氨酶病理性升高
1、各类活动性肝炎:目前常见的肝炎类型有脂肪肝、药物肝、病毒性肝炎等。当有这些肝炎类型活动进展时,肝功能转氨酶会持续偏高。
2、服用特定药物时:部分药物具有“肝毒”性,可以造成肝细胞的损伤,例如一些感冒药、结核用药等。
转氨酶生理性和病理性升高怎么区分
1、检查前行为还原:在肝功能抽检之前,确定自己是否有熬夜、饮酒、饱餐、强体力运动的情况。如果有,需要排除这些因素之后,间隔一段时间再次排查。
2、进行肝炎筛查:做脂肪性肝炎、病毒性肝炎等相关检查,可明确是否为病理因素导致的转氨酶偏高。
3、增加检查次数:偶尔一次转氨酶偏高,是无法确定是病理性还是生理性,除非偏高十分明显。所以,如果在入职或者健康证办理过程中出现转氨酶偏高,可隔一段时间到医院复查。
转氨酶仅是判断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一般不用来单独评判病情。所以,想区分病理和生理性升高,还需明确检查并定期复查。